爆款剧如何打破续集魔咒?挑战或许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当精品的首季最大程度地释放了新题材、新视角的新鲜感与独特性后,观众期待阈值拔高,创作的“复写”必然只会带来大幅落差,体验的“扩容”才是“应许之地”。而这考验的就是创作者对题材特性的拓展视野与理解深度。
与此同时,在内容的系列化运营方面,从表层的参演阵容的稳定,到深层的品质调性的延续,非常具体地、实操性地考验着剧方的操盘与管理。“原汁原味”,恰恰就会实现于这种种细节维度的追求上。《猎罪图鉴2》在过去一个月的再爆,也许准确地解答了这两个考题。
《猎罪图鉴2》海报
《猎罪图鉴》系列的总制片人张翼芸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谈到,《猎罪图鉴》的核心起点,是在探案剧门类中发掘了画像师探案视角。而在与她的沟通中我们会发现,经过两季的持续思考与开发后,该系列IP正在握住更大的“钥匙”——透过对艺术之“眼”与“能”的持续、多元打开,试图不断去拥有焕新的探案剧对话语言,去形成对世态、人性、情理、秩序等大世界观的观照新径。
《猎罪图鉴2》中就显著呈现出了“艺术探案”在主题表达、叙事能力、视听美学、人物刻画等多维度的能力升级,传递给观众又一次具有冲击力的“艺术探案”新体验。
作为核心视角,画像师沈翊从第一季本职的“画皮画骨”工作,到第二季开启心理侧写的“画心”探索,这或许正是第二季支点性的变化。
在此之上,整季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布局。“不止于挖掘案件背后的故事,而更探索案件背后的人性善恶,辐射到更加广阔的人性图谱”,张翼芸说。由《猎罪图鉴2》的种种故事,我们确实在多元化的社会热题中,看到了更幽微的人性一刻,比如孤独灵魂中更激烈的爱与恨,比如生死边缘的人性反转,比如弱小者反具有的强大力量——这部剧中常常出现的惊人“反转”,不一定是真相的反转,而是照射出不曾被关注的人心裂缝。
对人心、人性的探索,显然是“危险”的;这并非指凶犯对探索者造成的生命威胁,而是探索黑暗,对于理之边界的冒犯,对于探索者自身的反噬。因此,“画心”的升级,紧接着就带来了命题表达、人物与人物关系上的新点:对罪案的追溯,当锁定凶手后,是否还要往后追溯罪恶心理之源;对深渊黑洞的近视,如何确定合适的边界;对于人心的窥探与共情,如何不影响法理,不冲突罪罚……
“沈翊在这一季人设上更加复杂,当艺术上的极致敏感与探索欲和他作为模拟画像师的职业本能碰撞时,他会面临更多的挣扎和痛苦。而杜城作为一个程序正义和法律的守护者,是极度理性和客观的,他会和沈翊不断探讨这种探索和职权之间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在张翼芸看来,核心人物组之间的这种新状态,为第二季带来了更强的张力感与更新的戏剧性。
与此同时,“画心”亦为这个非常注重独特“猎罪美学”与质感视听语言塑造的内容体系,打开了新的空间。不同于第一季艺术探案主要体现为“画像”与“名画中的犯罪现场”,在《猎罪图鉴2》中,通过绘画,实现了心理的外显可视化;在绘画之外,雕塑、沙盘等更多美术形式用于探案之中;而犯罪现场,也呈现更强的设计感,完成更具视觉冲击力的奇观性塑造,典型如“特洛伊木马”、“戏台大剧”等多个现场,以艺术的包裹更深刻地透出罪案背后情感与人性的烈度。
事实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种种创新,恰恰是对《猎罪图鉴》核心基因的最好传承。这一IP的根本价值,于同类内容赛道是一份探案剧创作新视角、新空间的开启,于市场受众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年轻化的、温暖文艺调性的悬疑作品补充,而《猎罪图鉴2》的创新,紧扣核心元素并扩大其能力空间,且将升级充分地渗透内容体系中,实现着更紧密的由表及里整体呈现。在这样的传承创新链上,不仅单季剧作再创爆款成绩,更显著地为后续的创作开发留出了清晰路径。
檀健次 饰 沈翊
【对话】
从画皮画骨,升级到画心
澎湃新闻:从创作构思到完成剧本,大概经历了多长时间?期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团队是如何一起克服的?
张翼芸:因为《猎罪》系列是原创故事,第二部从创作构思到完成剧本,大概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期间遇到的一个比较严峻的挑战是,在第一部的基础上艺术与刑侦的结合该如何更进一步。第一季时是“名画中的犯罪现场”,第二季我们想要体现对人性的探索,最后选定了与心理学相关的主题。在这个前提下,与美术指导、导演、编剧等主创一起积累了6万多幅画,具体到笔触、颜色、风格都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选择表现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才有了现在影片中呈现的既与案件相关,又具有艺术性的绘画作品。
另外,剧作上的考验在于沈翊的主角人设如何进一步深化和塑造,以及如何呈现沈翊探索犯罪人格的过程,怎么样能将探索犯罪者内心视觉化。第一季沈翊作为画像师的能力和合理性已经确立了,因此第二季他需要有能力、困境的升级和成长。沈翊的人物底色上,既有警察的秩序与正义,也有艺术家的感性和共情,找到了这个支点,就找到了沈翊第二季的主线。
《猎罪图鉴2》剧照
澎湃新闻:第一部中画像师这个独特的视角为剧集增色不少,续集中在展现画像师这一职业上有哪些新的挖掘和创新,以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张翼芸:沈翊增加了心理侧写的技能,从画皮画骨升级到画心,这一季中他不仅满足于完成一个画像,而是想深入地探索犯罪的成因,从源头去阻止犯罪。观众也会跟随沈翊的视角从二维空间走向三维空间,去探索更深层次的人性。
增加了沈翊身上的复杂性,描绘了他在理性的警察身份与感性的艺术家人格相互拉扯的戏剧感,让这个人物更加完整。以及因为这种源自“悲悯”的拉扯,让他在这一季中与杜城的人物关系也有了丰富的空间。
同时在沈翊的绘画方面,为了更好地呈现他对于“人性图谱”的研究,比起第一季追求准确性的写实风格的素描,更多地运用了色彩、解构等抽象主义风格、丰富了画面呈现的方式。
《猎罪图鉴2》剧照
澎湃新闻:对于《猎罪图鉴2》中演员的整体表现,你作为总制片人有怎样的评价?他们在诠释角色时有没有给你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张翼芸:猎罪天团的几个演员,他们的表演更加稳定,更加成熟,也有了团魂,更加默契,这种默契仿佛是这几年他们都在一起,彼此陪伴、互相成长。演员们回到现场看到彼此,都能很快地进入角色,进入状态,这也是作为续作来说,一个重要的保障因素。
另外这一季新加入的演员,也各自具有独特的亮点。因为是单元案件,每个案件的情感都极致、丰富,也对演员有更高的要求,要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内心,而很多新演员也都发挥了对人物独特的理解力,片场拍摄时也能提供更多的细节,让每个角色都更加出彩。实力派演员之间的对手戏碰撞出了精彩的火花,那些对峙场面中的力量和复杂心理都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澎湃新闻:原班人马回归,你认为他们在续集中对角色的塑造有哪些新的突破和成长?尤其是主演,在角色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上有怎样的演绎?
张翼芸:这一季中演员对角色有更强的信念,经过三年,他们在表演能力上也更成熟,对人物的理解更深入。拍摄过程中演员的参与度很高,拍摄中大家会不断揣摩人物的表演分寸,实际上是一个共创的过程。
沈翊在这一季人设上更加复杂,他是模拟画像师,是艺术家,同时也是警察。那么在这个人物的底层人格上,是存在极度感性又极度理性的冲突的。第二季他作为一个艺术天才,当艺术上的极致敏感与探索欲和他作为模拟画像师的职业本能碰撞时,他会面临更多的挣扎和痛苦。而诠释这样处于临界点的状态,对演员来说是很大的考验。在拍摄过程中,檀健次非常好地把握了这样的分寸,给我们带来很多惊喜。
杜城在这三年里也有很明显的成长,他更加稳重成熟且细腻,也逐渐有了师父雷队的模样,越发理性,职业信念与坚守更加坚定,金世佳的表演也将他个人的魅力和特色自然的融入角色里,让杜城给人以安全感和温暖。他是一个程序正义和法律的守护者,是极度理性和客观的,他会和沈翊不断探讨这种探索和职权之间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同时,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认知维度,最后杜城把沈翊拉回到理性中来。因此,沈翊和杜城两个人天然地产生了戏剧冲突。杜城在面对这些复杂的案件时,表现出了更成熟的应对能力,这一点,金世佳的表演给到了非常细致的刻画。
金世佳 饰 杜城
澎湃新闻:在选角方面,有没有一些新加入的演员?你是基于怎样的考量选择他们的?他们又为剧集带来了哪些新的活力和看点?
张翼芸:《猎罪图鉴》的单元主角本身的设定就是复杂多元的,而这一季我们的单元案辐射面更广、人物关系和情感表达更极致,在演员的选择上,不仅要看与角色的适配度,考量演员对角色的理解程度及表演能力,同时还要保证他们的外在形象和表演风格基本在同一审美体系里,就是完成“猎罪”特有的调性上的统一。
这一季新加入的演员为本剧赋予了非常鲜活生命力,他们对待自己角色认真的态度,给观众准确呈现出了每一个人物,从而把观众代入了案件情境中。
付小仙饰演的袁招娣,将角色的情绪变化演绎得层层递进,她在准备这个角色时,也写了很详细的人物小传,把自己真正代入进了小蛋壳这个人物的内心。饰演云磊的岳骁恪,他也给云磊这个角色写了一篇单独的故事,和饰演小鹏的金梦翼在现场贡献了非常打动人心的表演,这些年轻的演员对待角色认真的态度和最后的呈现,都很让我们惊喜。
付小仙 饰 袁招娣
岳骁恪 饰 云磊,金梦翼 饰 小鹏
谢可寅就是天选奥莉,她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表面的美艳大方、无辜可怜与内心的心机狡黠、不达目的不罢休等复杂情感演绎得层层递进,又能够同时将奥莉心底最柔软的姐妹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
谢可寅 饰 奥莉
提到新加入的演员,不得不提到的就是第二季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方凯毅的饰演者郑云龙,不论在现场拍摄中他对于人物的理解,还是最后呈现出的效果来看,他都是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
郑云龙 饰 方凯毅
他的出现实际上为沈翊和杜城的人物关系带来了新的戏剧空间和张力,因为他和沈翊在人格底色上是互为镜像的,但却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这个角色内心的执着和与沈翊的反差,以及给原本的人物关系带来的冲突是不好拿捏的,但郑云龙凭借他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气质,将这位突破边界的科学家刻画得入木三分。他的每一个眼神流转,都精准的传达着角色复杂的内里,也为整部剧增添了一抹耀眼且独特的色彩。
选取案件的三个原则
澎湃新闻:近年来,观众对于刑侦罪案剧的审美和喜好发生了一些变化,《猎罪图鉴2》是如何迎合这些变化并引导观众的?
张翼芸:随着时间碎片化的趋势,现在观众的观剧习惯也开始发生变化。所以《猎罪图鉴》选取了系列单元剧的形式,两到三集完成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同时观众对于叙事节奏的要求也更高,单元剧的结构也建立了观众的预期,能够在两集左右的篇幅高效完成叙事。
澎湃新闻:目前刑侦罪案剧市场竞争激烈,你如何看待《猎罪图鉴2》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和独特卖点?在案件类型上有什么选取标准?
张翼芸:《猎罪图鉴》系列是一个低度推理剧情的刑侦剧,在创作伊始,我们就希望它的基调是不过度描摹案件的残忍和血腥,着重展现案件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使用明亮的光影和温暖的色调,加入艺术的元素。
在选取案件上,我们有三个原则:首先必须是能够通过沈翊的破案方式展现他的天才技能,包括他对不同人性的洞察。在案件设计上,追求奇情与悬疑性的平衡,既有离奇的犯罪手法、诡异的犯罪现场等元素,又通过巧妙的悬念设置和推理过程,让观众有参与感保持好奇心。
另外就是案件本身能够关照到不同人群,注重选取能够展现人性复杂和情感冲突的案件类型,希望能够对观众来说产生更多共鸣。
最后就是案件要具有当下性,能够多角度多元化反映不同群体的情感和处境。我们希望通过案件挖掘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在展现案件侦破过程中更注重对人性的刻画和情感的表达,让观众在感受故事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复杂和情感的张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