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单身者在外向性、尽责性与开放性上的得分较低。
·这项研究并不能明确判断人格差异与终身单身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是具备这些人格特质的人选择了终身单身,还是单身状况塑造了这样的人格特质。但是研究认为目前证据倾向于前者。

五大人格特质(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描述人类个性的心理学理论框架,其中包括外向性(Extraversion)、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宜人性(Agreeableness)以及神经质(Neuroticism)5个维度。
研究发现,终身单身者在外向性与尽责性上的得分较低。这意味着这个群体在社交活动中更不活跃,与他人互动的意愿较低,且在自律、有组织和可靠方面的表现相对较差。
与曾经有过或者正处于亲密关系中的人相比,终身单身者的开放性特质也较弱,表现为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与好奇心较低。
在生活满意度评分上,终身单身者也给出了较低的结果。“这些差异对于面临健康与财务问题的老年人来说可能尤为重要。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而这种帮助通常来自伴侣。”该研究写道。
这项研究并不能明确判断人格差异与终身单身之间的因果关系,即是具备这些人格特质的人选择了终身单身,还是单身状况塑造了这样的人格特质。但是研究认为目前证据倾向于前者。作者们提到,关系对个人的改变是相对微小且短暂的。比如当一个外向的人刚谈恋爱时会倾向于只跟伴侣黏在一起,但最终外向性会恢复。
因此,这些人格差异更有可能是单身选择的原因而非结果。当然研究也提到,这一结果是基于统计数据的平均效应,并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也有单身的外向者和有对象的内向者。
该研究还探索了文化、性别、年龄等因素对于单身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单身者来说,生活在一个以婚姻为期望的社会中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满意度。在结婚率较高的国家(如南欧国家),单身导致的生活满意度得分甚至更低,但影响较小。
在比较性别和年龄时,研究发现单身女性的生活满意度得分高于单身男性,老年人比中年单身者更倾向于对自己的单身状态感到满意。作者们推测,随着同龄人结婚和组建家庭的阶段过去,年长的单身者可能会接受自己的处境,并感到更快乐。
单身者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快乐,但他们与有伴侣者相比的较低得分仍然令人担忧。先前的研究表明,生活满意度和特定的人格特质(包括外向性和尽责性)可以预测健康和死亡率,这强调了寻找促进年长单身者福祉的方法的必要性。
研究建议开发新的社会项目来预防孤独。这些项目应当考虑单身者的人格特质,并帮助年长的单身者结识志同道合的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