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零售需要打一场漂亮的 " 逆风翻盘局 ",才能向市场证明自己依然有价值潜力。
一锤定音,高鑫零售终于卖了。
2025 年 1 月 1 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子公司及 New Retail 与德弘资本达成交易,以最高约 131.38 亿港元(约合 123 亿元人民币)出售所持高鑫零售全部股权,合计占高鑫零售已发行股份的 78.7%。
阿里巴巴在收购高鑫零售的过程中,累计投入超过 500 亿港元。2017 年 11 月,阿里巴巴投入 224 亿港元,直接和间接获得了高鑫零售 36.16% 的股份。3 年后,阿里巴巴再次投入 280 亿港元,进一步增持高鑫零售股份,增持完成后,高鑫零售正式成为阿里巴巴的并表子公司。
作为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曾被阿里视作最优质的收购资产之一。
曾经,大润发在资本市场上所受的追捧,丝毫不逊于如今的胖东来、山姆或 Costco ——零售业的黄金时期,作为国内曾最赚钱的超市之一的大润发将家乐福和沃尔玛远远甩在身后,稳坐国内最大零售超市的交椅,也是各地商业地产争抢引入的标的。
2020 财年的高光时期,大润发达到市值和销售额的双千亿高峰,其中,线上营收超过 200 亿元,销售占比达到 24%。
在大润发和阿里巴巴的甜蜜期,黄明端和张勇都为双方的结合给出极高评价:"大润发因阿里而不同,阿里因大润发而不同。"
不过,这场关于 " 新零售 " 的甜蜜探索并未持续太久,很快,线下零售行业再遭新变化。财报显示,2022 财年(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止年度)至 2024 财年(截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止年度),高鑫零售的营业收入持续处于下滑状态,归母净利润也在 2022 财年、2024 财年出现亏损,其中 2024 财年的收入为 725.67 亿元,同比下滑 13.3%,归母净利润亏损 16.05 亿元。
显然,高鑫零售并未承担起阿里对新零售的预期。
在阿里表态未来将 " 聚焦核心业务,逐步退出非核心资产领域 " 后,大润发便被阿里摆在了货架上。2024 年以来,高鑫零售屡次传出被出售的消息,如今终于尘埃落定。
半个月前,同样作为 " 新零售试验田 " 的银泰刚被阿里出售。12 月 17 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公司目前持有银泰 99% 股权,将与银泰少数股东联合出售银泰 100% 股权,其所持 99% 股权的对价约 74 亿元,约合 10 亿美元,但录得亏损 93 亿元,约合 13 亿美元。接手银泰 100% 股权的,是由雅戈尔集团和银泰管理团队成员组成的买方财团。
至此,阿里曾高调提出的新零售战略,其中多家代表性线下公司都已经剥离。
一代 " 超市之王 " 的跌落
大润发的经历中,藏着一部国内零售行业变革史。
1996 年,黄明端与尹衍梁在中国台湾创立大润发,隶属于润泰集团。次年,大润发进军大陆市场。
此后,大润发创下多项佳绩:2005 年,第一次进入中国连锁百强榜单,排名前十;2009 年,以 404 亿元的营收取代家乐福成为大陆零售业冠军;2011 年 7 月,大润发与欧尚合并,以母公司高鑫零售的身份在香港上市,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零售商,超越了沃尔玛和家乐福。此后,大润发多年稳居连锁百强榜前列,一度被称作 " 中国最赚钱的超市 "。
2016 年,大润发的第一次重大转变出现。
彼时,电商的崛起对线下零售行业产生冲击,而商超的成本也在逐渐水涨船高,甚至出现了一波线下商超倒闭潮。高鑫零售虽然在当时营收突破千亿,但也不得不未雨绸缪。
同年,马云看到了新零售的机会,并在云栖大会上第一次提出 " 新零售 "。次年,阿里宣布与高鑫零售的股东润泰集团和欧尚零售达成协议,斥资 224 亿港元收购了高鑫零售约 36% 的股份,这是当时零售业最大的一笔交易。
3 年后,阿里巴巴再次对高鑫零售追加 280 亿港元投资。交易完成后,阿里将直接和间接持有高鑫零售 72% 的股权,并借此获得高鑫零售的控股权。
彼时,新零售还是阿里巴巴的重要战略之一。除了高鑫零售,时任阿里集团 CEO 的张勇还主导阿里战略投资了苏宁、银泰、三江购物、百联等,并且打造了新物种盒马。某个阶段中,新零售几乎改变了阿里的商业方向——阿里从一家以电商为主的互联网公司,变成一家从线上覆盖到线下,多元业务驱动发展的综合经济体。
作为 " 超市之王 " 的高鑫零售,也被阿里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张勇曾在致股东报告中称,阿里巴巴与高鑫零售的联姻 " 足以重塑中国整个零售行业的格局 "。
2020 年,阿里控股高鑫零售后,曾任阿里副总裁的林小海加入高鑫零售,并于 2021 年正式接棒黄明端全面执掌大润发。大润发正式进入 " 阿里时代 "。
这一时期,大润发开启了数字化转型,试验了多项变革举措。与阿里的融合也在变深——盒马的悬挂链和部分供应链都开放给了大润发,协助后者做店仓一体化改造;大润发一面推广大润发优鲜 APP,一面承接天猫、淘鲜达、饿了么等端口的流量,并为天猫超市以及后来的淘菜菜(社区团购)提供供应链服务。
林小海曾表示,致力于把大润发打造成为消费者的线下体验中心和在线物流履约中心。
但这些动作并未挽救传统商超的颓势。2022 财年,大润发首次出现亏损,2024 财年,更是创下了连锁商超 " 亏损之最 ",并且关闭了 20 家大卖场。
2024 财年财报指出,业绩大减的背后,主要由于高鑫零售旗下大润发超市经营问题持续关店,中润发、小润发等新型业态超市转型并未带来预期效果,M 会员店贡献仍有限。近年来高鑫零售同店销售增长均为负,2024 财年同店销售增长指标再降至 -6.60%。
阵痛期后,2024 年高鑫零售历经一系列人事剧变:林小海辞任 CEO,沈辉担任执行董事兼 CEO;原本已经 " 功成身退 " 的黄明端,则继续留任董事长,重新执掌高鑫零售。
大润发 " 向内开刀 "
在大润发 " 掉队 " 的这几年,胖东来、盒马、山姆等各自做出特色,步步高、嘉百乐、永辉超市等一众传统商超也都走上了调改之路。
内忧外患之际,高鑫零售必须放手一搏。
2024 年 5 月 21 日的股东信中,高鑫零售董事长黄明端指出:"2024 财年,高鑫零售走了一些弯路 …… 接下来要回到零售本质。" 据媒体报道,林小海辞任后,大润发多层级阿里系主管也已陆续撤离,管理层正重新回到传统零售班底。
在过去新零售优先的战略下,大润发将顾客体验排在第一,而对传统零售而言,商品和价格还是其核心竞争力。零售班底回归后的一系列动作,显然是要先做纠偏——
沈辉接任后,重塑价格力成为大润发的重要转变。例如,推出 " 超省 " 系列,由自有品牌团队自行研发,结合顾客需求和对标竞争对手,推出了品类最低价商品;此外,大润发还推出了 " 大润发必买 "" 加量不加价 "" 天天便宜 " 等系列,超过 1100 款单品,打造低价口碑。
如沈辉强调:"商品和价格是零售业的经营根本,成为商圈领导者是我们的目标,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是我们的使命。"
高鑫零售 2025 财年半年报数据显示,2024 年 4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营收 347.08 亿元人民币,税后溢利 1.86 亿元,同比增加 5.64 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低价策略带动大润发同店销售同比增长 0.3%,且客流量恢复增长。
大润发在业态探索上的路径也更加清晰:M 会员店和大润发 Super(中型超市)并列为大卖场外的第二增长曲线。大润发 Super 也将成为未来高鑫零售在全国开店的主力。
据悉,大润发 Super" 更小、更精 ",面积为 1500 平方米至 3000 平方米,依托大卖场的供应链资源,精选 5000~8000 款商品,其中超过 1000 款商品坚持长期低价。同时,为社区居民提供平价快餐,社区食堂成为特色商业配置。财报指出,大润发 Super 目前已开出 30 家门店,报告期内同店销售实现中高单位数增长。
会员店方面,报告期内,M 会员店已在扬州、常州、南京等地开出 6 家会员店,拥有会员数超过 36 万。M 会员店每月推出 200 款新品,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超 30%。同时推出全球购、最快小时达、半日达等服务。
与阿里分道扬镳后,高鑫零售需要打一场漂亮的 " 逆风翻盘局 ",才能向市场证明自己依然有价值潜力。但在零售业 " 内卷 " 的当下,留给高鑫零售的时间还有多少?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邓双琳
编辑|姚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