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商平台风波不断。先是有企业家直言互联网平台导致价格体系持续下滑,对中国品牌和产业造成巨大伤害;紧接着,“黑色星期五”促销期间,众多跨境商家叫苦不迭,盈利之路举步维艰。矛头指向一个问题——电商领域低价竞争引发的烈火,逐渐“烧”疼了产业端。
近年来,主打低价策略的电商平台不在少数。从商业策略的角度来看,有其内在行为逻辑。互联网上,消费者无法亲眼看到产品实物,无法亲身体验其质感,因此价格便成为货比三家的最直接标尺。质量好不好,收货那一刻才知道;但是价格高不高,只需通过平台比价立刻清晰明了。正是依靠低价策略,一些后起电商平台在几近饱和的电商市场挤出一片生存空间,证明了低价策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不过天下没有白来的低价,总有人要为此买单。低价之争虽是平台之争,压力却更多转嫁给了商家。手握渠道和流量两大筹码的平台,对产品定价的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商家特别是中小厂商,如果不愿投入重金也不设低价,就难有流量倾斜,换不来好销路。而实现极致低价,要么就得一再压降利润,甚至赔本赚吆喝,要么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长此以往,难免会“劣币驱逐良币”。利润、质量、流量,几乎成为小厂商们无解的“不可能三角”难题。
低价确实能为消费者带来实惠,但低价不能无底线。这个底线,对消费者来说是产品质量,对广大厂家而言,就是正常的利润空间。如果守不住低价底线,只会加剧内卷,令更多行业陷入品质下滑、创新乏力的境地。长远看,既不利好消费者,也不利于打造品牌、升级产业,看似赢得市场,实则是伤害实体经济的饮鸩止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愈演愈烈的车企价格战也殃及上游零部件厂商,极限压价突破不少厂商的底线。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产业链上的优势方应当认识到,上下游同气连枝、相互依存,若把低价策略异化为恶性竞争,连带全产业承担重压,那么迎接整个生态的将是衰败而非繁荣。
守住底线,先要严把产品质量关。通过更好管控假货和劣质产品,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商家定价也更容易保持在合理水平。目前,大部分平台的比价系统没有很好地将质量纳入考量,不少看起来一样、成本完全不同的商品,往往还是能够凭价格差异获取流量,一定程度上造成“双11”等大促活动中退货率高企。这就要求平台与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特别是平台审查不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曾经那些高呼“价格力”的电商平台,如今也在逐渐反思低价问题。有的出台细则,治理假货;有的转变规则,对新商家给予流量扶持……这些变化表明,低价本就是扩大销量的手段,平台弱化低价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创新商业策略。
可以预见,随着互联网用户规模日益见顶、流量增速放缓,靠低价换流量的路终归会走到尽头。真正可持续的平价,靠的是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要做大做强我国产业,不能仅靠低价竞争,还需要注重品牌建设与品质提升。当市场竞争步入存量阶段,也许只有回归初心、比拼创新,才能打开电商新的增长空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