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遇见新质生产力,在光明科学城遇见未来。
日前,以“聚力”“联动”“扬帆”为年度主题词的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盛大举行,聚力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光明实践,会上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创新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持续打造全球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风向标”。
光明科学城论坛。 本文图片均由光明科学城提供
自2018年设立以来,光明科学城从一片田野阡陌成长为科技产业中心,从城市边陲走向聚光灯的中心,成为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再次诠释了“深圳速度”的内涵。
当前,无论是国际科技博弈还是产业竞争,归根结底都是新质生产力之争。而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决定了各地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也决定了科技产业竞争的未来。
一子落,满盘活。继晋级中国工业第一大市之后,深圳以光明科学城等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依托,朝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大步迈进,勇挑“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大梁。
01
科创“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何是光明科学城
光明科学城成立伊始,就被赋予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先是2020年获批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随后又获得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承载区的定位,成为少数集科创“双中心”核心承载区为一体的区域。
在我国,城镇体系的“塔尖”城市当属“国家中心城市”,而科创体系的最高层级则是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目前全国只批复了5个国家科学中心、3个国际科技创新中心、3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拿下最高层级科创“双中心”定位的只有三个——北京、上海和粤港澳大湾区。
作为全国唯一以“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城市定位,且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地”为核心功能的科创大市,深圳自然在大湾区肩负起引领科创“双中心”建设的重任。
深圳经济强区、科创强区、创新平台众多,为何科创“双中心”核心承载区最终落在了光明科学城?
深圳深化河套园区与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
从区位上看,光明科学城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腰部位置,位居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广州集群”的中心,对内能够最大程度牵引河套、前海、西丽湖、国家级高新区等创新平台,对外更易联动香港、广州、东莞等湾区创新型城市并链接全球资源,形成跨市域跨省域协同创新、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的新格局。
对内,光明科学城与市内的多个创新平台形成联动机制。本届论坛上,光明科学城与河套深圳园区“牵手”,聚焦创新政策、重大设施、机构平台、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5个方面开展全方位联动,充分发挥“1+1>2”的协同效应。
对外,光明科学城与香港等地的联动日益密切。继今年初设立光明科学城香港运营中心之后,本届论坛首次在香港举办分论坛,以“面向前沿技术的大科学装置开放共享”为主题,推动深港两地在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光明科学城的国际化进程。
从创新平台来看,深圳各类创新平台不在少数,但以原始创新为核心定位的并不多。 这与深圳的创新结构不无关系,作为研发强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企业创新极其活跃,素有“6个90%”之称,90%以上的创新活动基本都来自于企业,而企业研发经费更是位居全国之首,带来强劲的产业创新动力。
在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的时代,“从0-1”的基础创新、原始创新、突破“卡脖子”限制的核心技术攻关愈发重要,这就离不开新型科技举国体制的助力,无不需要科技战略力量、社会创新资源的全方位集成。无论是科技创新企业,还是大学、科研院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缺一不可。
面对这一点,深圳极具战略前瞻性地打造了光明科学城,作为深圳乃至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资源平台的主要承载地,以科学赋能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拥抱“科学的春天”,在产业大市之外再造科创大市,重塑深圳全球科技竞争力。
短短6年多来,光明科学城从零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布局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合成生物研究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1个前沿交叉研究平台、2所省重点实验室,总量位居国内第一梯队,更吸引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深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一批以前沿科学、新工科、新理科、新医科为主的高校及科研机构。
光明科学城有众多科研机构。
可以说,打造光明科学城,是深圳从制造大市向科创大市的关键一跃。最顶尖的科技创新平台、最为集中的前沿研究力量、最尖端的基础研究突破,科研密度、创新浓度之高,势必为光明科学城带来显著的创新资源汇聚、技术溢出、人才“磁吸”和产业集聚效应。
在产业领域,深圳已经晋级中国工业第一大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在创新领域,深圳研发经费支出和研发强度双双位居全国第二,达到国际发达城市水平;而在基础研究领域,有了光明科学城等平台的助力,有了众多“大国重器”的加持,深圳有望与京沪齐头并进,进一步夯实原始创新的基础。
02
全国以“科学城”命名的地方不在少数,光明科学城有何独特之处
在以新质生产力为主导的时代,“科学城”正在成为国内外各大城市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高能级平台,全球有数十个以“科学”命名的园区或城区,国内也涌现出10多座“科学城”,几乎每一座制造大市或科创强市都有以“科学城”命名的区域。
从日本东京的筑波科学城、德国慕尼黑科学城,到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再到重庆成都的西部科学城、西安丝路科学城、武汉东湖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科学城正在成为各大城市追逐新质生产力、布局重大生产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参与国际科技竞争的主力军。
同是科学城,区位环境、资源禀赋、创新基础、产业格局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创新导向。在这方面,光明科学城做出了独特的探索。
光明科学城一角
一方面,光明科学城立足于中国工业第一大市和全球第二大科技集群,周边遍布千亿级万亿级产业。因此与传统的科研模式不同,光明科学城形成了以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激发基础研究的新范式,促进科学与产业的深度结合。
作为全国乃至全球最强的先进制造业中心,深圳拥有网络与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等4大万亿级产业集群,举全市之力培育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等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工业机器人、手机等工业品产量稳居全国第一。
可以说,深圳最大的发展底色是产业,从以制造业起家到让制造业当家,深圳走出了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晋级之路。当前,深圳正处于从“深圳加工”到“深圳制造”再到“深圳创造”的关键阶段,亟待以科学带动产业的深层次突破、颠覆性创新。
这与北京怀柔科学城形成了鲜明对比。作为第三产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北京处于去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只保留了为数不多的高端制造业,而以科学研究、金融业为主的高端服务业更为发达,支撑了怀柔科学城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为主的发展导向。
如果说怀柔科学城立足于密集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光明科学城就是诞生于无数个千亿级万亿级产业之中,处于市场竞争最为激烈、国际博弈最为白热化的前沿阵地,创新的压力、动力和活力都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有别于部分新城“有产无城”的发展路径,光明科学城在一开始就将“科学”与“城市”结合在一起,科学与城市双向奔赴,城市因科学发展而兴,科学因城市发展而盛。
无论是科学之城还是产业之城,最核心竞争力、关键要素还是人,是科学家、企业家和人才。如果停留于凭空在荒野郊外打造一座新城的传统思维,或局限于产业园区或科技设施单兵突进的单一路径,而没有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高效的政府治理体系、一流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完善的城市空间作为支撑,能吸引到人却最终很难留得住人。
光明科学城自成立之初就意识到这一点,选择以 “科技与城市共融共生”为发展理念,以“科学+城市+产业”为发展规划,将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和科技创新集群密切配合,既要打造科学之城,也要同步建设生态之城、枢纽之城、幸福之城。
光明科学城注重生态建设。
光明科学城的实践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数据显示,目前深圳光明区已集聚院士50余名、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2700人、科研院所人才超7000人,人才总量超18万人,人才密度位居全国各城区前列。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在论坛上所强调的,“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为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要为人才发展和发挥提供最佳的环境,不仅是‘筑巢引凤’,更重要的是‘引凤筑巢’”。
这既是“人产城融合”的重要性,也是让科学城充分发挥学习、共享、匹配效应的关键所在,最终形成一座充斥着未来感又不乏烟火气的现代化新城。
03
发展新质生产力,光明科学城何为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不同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原始创新策源、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探索,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所在。
然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并非一哄而上,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追逐新质生产力的潜力和底气,而将所有看起来名头响亮的未来产业都纳入规划范围更有“铺大摊子”之嫌。就连北上广深等四大一线城市,也都是有的放矢,针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创新实力和未来前景,因地制宜布局和发展相关产业。
作为经济大市、科创强市,深圳正在推进“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6万亿元,同时,打造形成4个万亿级、4个五千亿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深圳布局的8大未来产业,着眼的几乎都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既与深圳已有的产业优势、创新实力相契合,也瞄准未来科技竞争和产业变革的主方向。
其中,合成生物、光载信息、智能机器人、细胞与基因等4大产业,要在5-10年内实现规模倍数级增长;脑科学与脑机工程、深地深海、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4大产业,有望在10至15年内发展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光明科学城布局多个重大产业。
这些未来产业,多数依托于大科学装置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持,光明科学城在这方面无疑有着先发优势。光明科学城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横跨人工智能科学、合成生物、脑科学、前沿新材料等众多领域,在深圳“20+8”产业中有着关键的一席之地。
光明科学城论坛·2024开幕式上,合成生物研究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设施,以及与散裂中子源共建高分辨高通量中子粉末衍射谱仪、高压中子谱仪等首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代表宣告启动运行,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装置、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启动建设。去年7月获批组建的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也在论坛上正式揭牌。同时,多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研机构向全球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科技工作者发出共享邀约。
光明科学城已经入驻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随着大科学装置陆续建成或启用,一批聚焦于前沿科技的未来企业纷至沓来。仅在合成生物领域,近三年,国内新成立的合成生物企业有40%落户深圳,其中近80%的企业集中在光明区。截至目前,光明科学城累计培育孵化引进合成生物初创型企业117家,总估值约360亿元。
不仅如此,在全球最热门的未来赛道——人工智能科学领域,光明科学城可谓创新资源汇聚,产业处于蓄势待发之势。既有鹏城云脑Ⅲ、超算二期等算力设施,材料基因组等科学数据源装置,定量合成生物等IT+BT交叉融合平台,又有深圳理工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光明实验室、深圳医科院等推进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的AI for science,正走在人工智能探索的最前列。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项目效果图
众所周知,传统产业的发展,多数沿袭的是“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带动大发展”的路径,而未来产业战略意义重大但又充斥着巨大的不确定性,需要长期投入、不断试错、勇于突破,亟待探索出新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
对此,光明科学城探索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六位一体”创新载体、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 探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光明实践”“深圳实践”。
近年来,光明科学城打通了从0到1原创突破、从1到10技术创新、从10到100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闭环,形成“高校院所+装置设施+园区+产业+金融+人才”六位一体模式,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原始创新、技术突破、产业发展交互迭代。
同时,为更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光明科学城以“耐心资本”、“大胆资本”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保驾护航。
目前,光明科学城已设立百亿级科学城母基金、50亿元科创母基金,并落地50亿元智能传感器产业基金、15亿元合成生物产业基金、10亿元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产业基金等一批市级产业基金,初步建立“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科学城母基金+种子基金+市场化基金”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
当然,大国重器等核心科技的突围非一日之功,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同样不会一蹴而就,但科技自立自强是矢志不渝的目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也是大势所趋,追“新”逐“质”更是光明科学城的使命所在。
作为先行示范区,深圳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理应“一马当先”,而作为深圳最重要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光明科学城当以“世界科学城”为追求,为深圳、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作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为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