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类以 " 你以为正常,其实是 ××× 的行为 " 为标题的心理分析短视频 " 走红 " 短视频平台,这些视频通过总结某种人格或心理问题的特征,在线为网友 " 诊断 " 人格,如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BPD"(边缘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等专业术语及其特征也被很多年轻人所熟知,成为 " 网络热门人格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直呼,本来以为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刷了几个视频,才发现自己原来 " 不正常 "。
如果你自私自恋、嫉妒心强、不爱自我反省,那你可能是 "NPD"(自恋型人格障碍);如果你喜欢独来独往、爱逃避问题、对亲密关系持悲观态度,那你可能是 " 回避型依恋人格 ";如果你缺乏主见、情绪不稳定、社交能力差,你甚至可能是 " 轻微智障 "…… 这是短视频上的 " 心理学家 " 常见的诊断思路,诊断心理问题仿佛做连线选择题一样,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既简单又直接。然而,这样的分析思路真的适用于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况吗?显然不是。事实上,这类短视频往往既不科学,也不专业,甚至充斥着大量违背心理学的内容。
心理疾病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需要收集大量资料,还需要长期动态观察当事人的表现,即便如此,真正的心理医生也会十分谨慎地下结论,毕竟心理疾病的标签一旦贴错,就会对当事人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然而,短视频上的 " 心理学家 " 却没有这些顾虑,不少当事人没病也能被他们诊断出病。一方面,即使本人不完全相信,心里也难免会留下一些疙瘩,甚至不排除有人因此长时间承受 " 疑病 " 的困扰,最终导致真的出现心理问题;另一方面,真正存在心理疾患的人,反而可能被他们漏诊、误诊、错诊,让当事人付出健康受损的代价。
在信息化时代,服务快餐化、思维简单化、专业知识社会化等,似乎已成为一种趋势。在短视频领域,穿上白大褂就算 " 医生 ",虚构一个病情就算事实,表演一段节目就算见证疗效,对治病有些许辅助作用就算 " 神药 ",只要人气足够旺、流量足够大、带货足够多,一些人根本不在乎这是治病还是误导。
一些自称是心理专家的博主实际上往往不具备行医资质。在我国,只有精神科医生才能进行相关心理疾病的诊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精神障碍的诊断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作出。也就是说,即便是像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这些虽然也参与心理问题处理的人员,也不具备诊断权,更何况是在网络上真假难辨的 " 心理专家 " 呢。
生命不可亵渎,健康不容践踏,在涉及生命与健康时,短视频主播们理当有所敬畏并自设红线。网民则更应该做维护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对于短视频上的医疗与养生内容保持警觉。把疗效夸得天花乱坠,接下来往往是欺诈,切莫一不小心将骗人的话当事,从而掉进短视频伪心理学的陷阱当中。
假医生、伪心理学家等,在互联网上变得越来越活跃,与疾病和药品有关的暗语也层出不穷,应该引起相关平台的注意。短视频平台应该加强内部监管,继续净化网络空间。只有让不监管者被监管,让失察者被查,包括医疗养生内容在内的短视频领域种种乱象,方能得到有效治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