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之后,我国的免疫规划已有17年时间没有新疫苗纳入。国际上的成熟经验是,一旦某个新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成本效益有最新证据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就启动响应的论证程序。这一点,我们也要加快完善。”冯子健说。
149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截至目前,在世界卫生组织194个成员国中,已经有149个国家将HPV疫苗纳入了免疫规划,其中很多中低收入国家的HPV疫苗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采购支持。在已经纳入免疫规划的国家,HPV疫苗的接种率平均约为60%。
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消除子宫颈癌全球战略》,明确提出了“9—14岁的女性到2030年要达到90%的接种率”的目标,以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曾在2022年12月更新了HPV疫苗接种程序建议,推荐9—20岁女孩仅接种一剂次。但与会专家指出,考虑到目前我国本土的单剂次接种证据仍然有限,该人群在接种实施中依然采用2剂次的程序。
在实施路径方面,由于9—14岁女孩多为学生,62%的国家采用了基于学校的实施策略,也就是在学校安排集中接种,这一做法能保证较高的接种率。23%的国家采取基于医疗机构的接种策略,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到医疗机构接种HPV疫苗。第三种模式是混合接种地点——以学校为主要接种点,医疗机构作为次要接种地点。
已有16省份出台HPV疫苗接种政策
目前国内已有5款HPV疫苗上市可供使用。包括三款二价疫苗,一个四价疫苗和一个九价疫苗。其中有2款二价疫苗为国产。
为提高9—14岁女孩的HPV疫苗接种率,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展民生项目,为13—14岁的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据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6个省份出台了HPV疫苗接种政策。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经济学教研室主任应晓华分析,民生工程的具体实施有几大类模式:首先,大约有42%的省份完全免费提供HPV疫苗接种;二是可以由医保个人账户来支付HPV疫苗费用。第三种是定额补偿,大约占10%。
部分市县采用了减免剂次的方式,即第一针自费接种后,后面剩余的剂次可以免费接种。不过有专家表示,如果首剂疫苗要自己付费,在现实中一些低收入人群可能就不会去打了,而这部分人本来是预防接种服务中比较需要被关注到的人群。
应晓华认为,政府除了直接财政投入之外,另一个关键角色是通过集中采购,推动形成更合理的疫苗价格。2024年,各地开始由单一来源转为竞争性采购, HPV疫苗的平均采购价格下降了约50%-70%。“降价幅度甚至要超过药品领域的集中采购和国家谈判带来的降幅。”
“通过价格的改变来提升疫苗的可及性,这样对低收入人群、脆弱人群的接种率改善是更有益的。”应晓华指出,很多地方还未能开展惠民工程项目,核心阻碍仍在于价格和筹资。在具体实施层面,他建议,各地可探索组建区域联盟或采购集团,整合需求后与企业统一议价;国家层面也应通过统一的需求汇总、招标采购和供应安排等流程,对疫苗采购进行有效引导。
与会专家表示,长远来看,HPV疫苗从地方惠民工程项目向国家免疫规划过渡,是趋势所在。HPV疫苗如果进入国家免疫规划,可以形成固定的策略、有稳定的资金保障,并能保证供应的持续性和公共卫生效果。另一方面,应晓华表示,民生项目的覆盖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有较大差异,某种程度上也会带来一些疫苗公平性的问题。
“几乎所有国家的免疫规划都是全国性的。”冯子健也表示,这主要就是为了保证疫苗接种的公平性,保证不论穷富,不论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平等获得预防接种服务,“这也是国家免疫规划最重要的目标追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