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日报》消息,4月22日,自治区党委召开2024年“担当作为好干部”命名会,会上宣读了自治区党委关于命名2024年“担当作为好干部”的决定。
澎湃新闻注意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此次决定命名81名干部为2024年“担当作为好干部”,与今年3月自治区2024年“担当作为好干部”拟命名人选公示名单(86人)相比,共有5人落选。
在4月22日的2024年“担当作为好干部”命名会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出席并讲话。他说,“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命名工作开展以来,各级选出、起用了一大批优秀干部,引领带动全区干部队伍精气神持续提振。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必须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选人用人的首要评价标尺,必须在正向激励与反向惩戒中树立鲜明导向,必须在转作风树新风中营造担当作为良好氛围,必须在减负中为担当作为者赋权赋能。这些既是经验总结,也是工作要求。各级要坚持好、落实好,从实际出发,在干部选拔任用、容错纠错、能上能下、松绑减负、关心关爱等方面,多研究拿出一些干部强烈期望的具体措施,积极探索管用有用的工作机制,让干部担当作为成为常态。
内蒙古自2022年连续3年评选出280名 “担当作为好干部”。
据《内蒙古日报》梳理,纵观3年“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既有合理的结构,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内蒙古特色。2022年,重点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5个领域开展评选。2023年、2024年,区分盟市及旗县(市、区)、区直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5个领域,重点评选在办好两件大事,闯新路进中游中敢于担当、锐意改革、业绩突出的干部。截至目前,280名“担当作为好干部”中已有186人得到提拔、进一步使用或晋升职级,满怀豪情斗志走上新的重要岗位。
报道提到,评选出的“担当作为好干部”来自各层级,涉及党的建设、改革发展、民生保障、乡村振兴、自然生态、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其中,76%的命名对象来自盟市及以下基层单位。通过选树一批过得硬、能服众的正面典型,引导广大干部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内蒙古还出台《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细化形成20条不适宜担任现职“负面清单”,2022年至2024年,全区对不适宜担任现职的760名干部予以调整,让广大干部真正看到“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以“下”的压力激发干部“干”的动力。
上述报道还披露,“担当作为好干部”评选工作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重点考察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地区干部提出的“四个特别”重要要求的现实表现,对政治上有问题的 “一票否决”。同时,评选中严格审核推荐人选干部档案、个人事项、纪委廉政意见、健康状况,对巡视巡察、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网络舆情等方面存在负面反映,民意测评排名靠后的不予推荐,坚决把带有明显趋利性目的推荐的干部“挡在门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