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收益率仍在高位运行。这说明,美国国债投资者对特朗普的担忧还没有消除。那么,特朗普还会继续折腾吗?美国国债的困局有解吗?
中国有句谚语: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对于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财经团队而言,在美国国债这个问题上,他们目前的现状是既有远虑也有近忧。
首先澄清一个谣言。
近一段时间,一些中文自媒体发布了一则看似耸人听闻的消息,大意是到 6 月份美国将有 6.6 万亿美元的国债到期,美国政府可能招架不住了,要出大事了。
这是用移花接木、混淆视听的方式编造的假消息。
第一,截至 2025 年年初,美国国债规模为 36.1 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有 7 万亿到 8 万亿美元债务到期,所谓的 6.6 万亿美元债务到期,属正常情况。而且,美债的发行期限长短不一,各种债券是陆续到期,不存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到期的情况。
第二,为了支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美国政府的做法是借新债还旧债,也就是再融资。对于每一笔即将到期的债券,都有相关的安排。
比如,今年 2 月 15 日有一笔 1062 亿美元的债券到期,美国财政部为此于 2 月 11 日、12 日、13 日连续三天发售三笔不同规模和期限的债券,总金额为 1250 亿美元,分别为 580 亿美元的 3 年期国债、420 亿美元的 10 年期国债和 250 亿美元的 30 年期国债。
通过这一番操作,美国财政部将旧债和利息还掉之后,手里还剩下约 188 亿美元。
所以,上述所谓 6.6 万亿美元的国债 6 月到期美国政府招架不住的消息为假消息。
那么,美国国债的远虑和近忧是什么呢?
美国国债的远虑是借新还旧的不可持续性。
前文提到,美国国债已经达到 36.1 万亿美元的规模,而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以 2024 年为例,是 4.9 万亿美元。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 2024 财年(2023 年 10 月 1 日— -2024 年 9 月 30 日)的支出高达 6.8 万亿美元,收入与支出相抵之后,美国当年的财政赤字高达 1.8 万亿美元。
这种状况使得美国政府不得不继续举债,举更多的债。美国国会虽然对政府债务履行了监管职责,但这种所谓的监管,也不过是不停地抬高债务上限,满足政府的要求。
这种模式,当然是不可持续的。
美国国债的近忧是特朗普的破坏性。
作为一名商人,特朗普当然清楚,如果任由联邦政府像往年那样挥霍无度,继续举债,收入又不能增加,美国政府的财政早晚要出大问题。
于是,特朗普上任之后,砍出三板斧:瘦身、卖身、抬高关税。
" 瘦身行动 " 由马斯克领衔的政府效率部进行,意图大规模裁减政府雇员,节省经费,目前看这个行动有一些成效,但效果不彰,而且马斯克本人在不断碰壁之后明显已经意兴阑珊。
" 卖身行动 " 是特朗普亲自主导的,500 万美元一张的金卡,售卖移民美国的资格。这种金卡最终能卖出去多少张,还是未知数。总体而言,美国国内和国际舆论对金卡的前景并不看好。金卡还有可能引发其他衍生问题。
抬高关税是特朗普的 " 得意之作 ",但迄今为止的过程却如儿戏一般。4 月 5 日特朗普正式发起关税战,3 天之后的 4 月 8 日特朗普就在美国共和党全国委员会的演讲中宣称美国通过关税赚钱了,高达 " 每天 20 亿美元 ",两天之后的 4 月 10 日,特朗普按下暂停键,除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强硬对手,其他国家和地区得到了 90 天的缓冲期。
特朗普宣称的每天 20 亿美元的关税收入,被证明是子虚乌有。有媒体引述了美国财政部的数据,4 月 5 日之后的 7 个工作日,美国财政部 " 海关和特定消费税 " 的日均存款总额仅为 2.27 亿美元,与特朗普宣称的 20 亿美元相去甚远。
特朗普为什么为关税战按下暂停键,有不少专家学者认为,是因为特朗普的做法对美国国债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根据媒体报道,特朗普发动关税战之后,美国国债收益率急速攀升,创下数月来最高水平,其中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 4 日收盘时的 4.0% 升至 8 日收盘时的 4.3%,9 日盘中一度升至 4.51%,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从 4 日收盘时的 4.4% 升至 9 日盘中的 5.0%。
上述信息显示,有人在市场抛售美国国债;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美国国债有崩盘的危险;而美债崩盘,绝对是美国政府不能承受之重。
特朗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关税战紧急按下暂停键。
最新的数据显示,北京时间 4 月 21 日上午,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 4.35%,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 4.852%。
美国国债收益率仍在高位运行。
这说明,美国国债投资者对特朗普的担忧还没有消除。
那么,特朗普还会继续折腾吗?
美国国债的困局有解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