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美国关税政策阴影下,“航运公司将大规模停航”的消息甚嚣尘上。而伴随美线暂停的,是亚欧航线、东南亚航线、南美洲航线的逆势上扬,海外仓也成为保持确定性的有效选择,客户咨询量迅速拉升。
自4月2日起,美国政府正式开始实施对等关税政策,至今对中国市场的关税最高已达245%。迅速推高的关税,让外贸行业面临较大冲击,海运市场因此受到影响。
一方面,外贸商家开始寻找更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另一方面海运行业也在积极为中国商品走出国门而奔走。欧洲市场、南美洲市场、东南亚市场成为美国市场的“替代方案。”
外贸公司不敢贸然发货,船公司对美线运力动手了
当前,美线市场停航已然成为行业最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未来外贸市场走向的信号灯。
航运咨询机构德鲁里最新更新的集运周报显示,未来五周东西主干航线取消83航次,占计划713个航次的12%。在这83个航次中,约53%为跨太平洋东向航线(指从亚洲出发,经过太平洋,最终到达北美的航线),还有29%为亚洲-北欧和地中海航线,18%为跨大西洋西向航线(主要指连接欧洲与美洲东海岸的海运通道)。
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到北美的航线运力将大幅缩减,也是全球主要海运通道中变化最大的航线。
Flexport飞协博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近期美线空航班次攀升,导致4月运力大幅缩减,市场大约减少20%的运力,且由于部分航线服务的调整或暂时中断,使得可用舱位更加紧张。
《环球时报》报道称,运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第一季度激增,但目前已出现“崩溃”迹象,美国进口集装箱“预订冻结现象普遍”。贸易数据平台Vizion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关税不确定性,前往美国的集装箱预订量相比前一周大幅下降67%,从美国出发的集装箱预订量下降40%。
同时,美国港口也发出了进口量下跌的预警。加州长滩港和洛杉矶港是美国吞吐量最大的两个港口,据《环球时报》报道,这两个港口的高层均对外透露未来港口吞吐量将会下降的提醒。其中2025年下半年长滩港的货运量可能会暴跌20%,洛杉矶港预计吞吐量将从5月份开始下降10%,而且预计该港口5月份将有12个取消或空白的航次。
外贸公司的确不敢轻易订舱了。
Flexport飞协博亚太区客户管理总监岑学欣透露,特朗普启动2.0关税政策之后,客户发货态度主要分为3种,一种是某些品牌产品具有高独特性及高市场需求,仍在持续走货;第二种是有客户将暂缓从亚洲出发的海运订舱,直到关税政策走向更明朗为止。此外,许多出海电商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很早之前就开始积极布局其他市场或分散产能。
关税导致货运需求下滑之后,航运公司自然要进一步削减赴美航线运力。近期,亚洲三家航运巨头海洋网联航运 (ONE)、韩新海运(HMM)和阳明海运组成的集装箱联盟 Premier Alliance决定暂停原定于下个月开通的通往美国的跨太平洋货运航线。
有消息称,由中远海运(COSCO)、法国达飞轮船(CMA CGM)、长荣海运(EMC)、东方海外(OOCL)四家航运公司组成的OA联盟(Ocean Alliance)将在4月底取消洛杉矶方向的3条航线,ZIM航运公司也计划停运2个月。
界面新闻就此向货代公司求证,有货代公司表示尚未接到通知,但也有货代称OA联盟的船舶的确空班较多。另外在社交平台上,多位货代人员也都表示很多去往北美的船停航了。
界面新闻还关注到,美国特朗普政府决定暂时降低中国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他电子产品的关税,但据美国海关数据,智能手机、电脑等技术产品的进口额占美国总进口货物价值的20%以上,主要以空运为主,这些商品在海运中的占比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一关税举措未能实质性地改善跨太平洋航运需求。
“漫航观察”援引Linerlytica的分析指出,尽管关税局势有所缓和,但目前仍有30%至40%的货物因高关税而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主要影响到那些与中国有较大贸易往来的航运公司,如合德海运(Hede)、美森轮船(Matson)、海领(SeaLead)等。
影响不止出现在中国市场。近日,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委内瑞拉政府持续施加政治经济压力,马士基与达飞轮船宣布将自本月起停止联合运营的Ceiba Express航线。
该航线原本连接美国佛罗里达州埃弗格雷斯港(Everglades)、牙买加金斯敦(Kingston)、委内瑞拉拉瓜伊拉(La Guaira)、圣托马斯德卡斯蒂利亚港(Santo Tomas de Castilla)等多个港口,原本共部署了两艘达飞集装箱船和一艘马士基集装箱船,周转时间为三周。
“破税”计划利好欧洲、东南亚等市场
航运公司停航意味着航线上的运力将会相应减少,按照往常规律,这有助于抬高当期运价。然而,北美航线的运价却在下滑。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最新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显示,4月11日,上海港出口至美西和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海运及海运附加费)分别为2202美元/FEU和3226美元/FEU,分别较上期下跌4.8%、2.4%。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同期上海港出口至地中海的运价为2144美元/TEU,较上期上涨5.7%,至澳新的市场运价为890美元/TEU,较上期上涨6.1%,至南美的市场运价为1566美元/TEU,较上期上涨9.1%。
对于美线市场的变化,该报告指出,短期看,“关税战”已经开始对中美航线运输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货物取消了出运计划,即期市场订舱明显减少,价格小幅调整。2024年哈贝科尔恩等人的研究显示,2018-2019年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后,关税每增加1%,贸易量就会在关税实施一年后下降1%,这显示出贸易对关税的高度敏感性。
当前,诸多外贸商家和海运人士开启了“破税”计划,利好欧洲航线、南美航线等。
岑学欣告诉界面新闻,面对这波全球性的关税调整,近年来飞协博拓展了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区的航线资源与多元业务布局,因此在面对这类突发性市场变化时,都能更具弹性地因应客户需求,动态调整全球的资源配置。 一些小的货代公司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一位货代在社交平台上表示“从我第一天干货代开始,老板就告诉我航线要全,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受此影响,全球航运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国际物流服务商运运去哪回复界面新闻时表示,目前,拉美航线、欧洲航线,东南亚航线,都是关注焦点。从当前欧线货量恢复的速度来看,涨价或有很大概率。上海航运交易所分析称,近日中欧同意立即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未来中欧双方有望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这成为欧洲市场推高运价的关键因素。
外贸公司也早已寻到这一替代美国市场的方案。运去哪表示,欧盟正式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的关税,给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外贸企业和卖家开始加大布局欧洲市场。“与我们沟通的外贸企业对物流需求趋于多元化,既有从中国出口欧洲的,也有从东南亚出口到欧洲的,对海外运海外的物流解决方案需求度提升。”运去哪表示。
东南亚航线方面,叠加关税及劳动节临近等因素影响,货量向好,预计运价或整体上行。尤其是4月下旬,部分船舶或晚开、停航、跳港,运力趋紧,预计五一前后,泰越柬等航线或爆舱,建议客户提前订舱。
南美市场也是中国外贸行业积极拓展的领域。4月中旬,珠海至巴西桑塔纳港的直航航线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国际货柜码头正式启航,此次首航的“昌民号”装载着格力集团巴西工厂的家电组装配件、中联拉美提供的绿色有机肥(用于改良巴西土壤板结问题)、光伏板样品与配件等。
该航线以高栏港为起点,经马六甲海峡、好望角,直达巴西桑塔纳港及萨尔瓦多港,通达巴西的矿产和农产品核心产区、东北部工业带,并辐射整个南美新兴市场。
转口贸易也成为行业热词。界面新闻了解到,在特朗普关税2.0落地的这些天,做转口贸易的货代们积极在各个渠道寻找客户,外贸商们也提高了对转口贸易的兴趣。罗宾升近日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拼箱与替代航线也是应对这波关税冲击波的有效举措,比如在供应链允许情况下,选择拼箱运输(LCL)或增加中转港口仍可有效控制成本。
但是,转口贸易涉及头程运输、清关、进入保税区、中转港码头操作、二程海运(即从中转港到美国港口)、清关、尾端派送等流程。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在保税区进行换柜、贴标的工作。
一些外贸商认为,换标并不一定能解决商品生产地的问题,由此也可能产生逃税罚款等成本。此外,加上比正常航线多出来的程序,整体运输成本会更高。还有货代公司告诉界面新闻,转口贸易中有很多不合规的地方,只有部分货代可能可以做。
不稳定的关税政策还让海外仓受到更多关注。海外仓的功能主要包括快速发货、退换货、调拨、保税功能(可进行转口贸易)、中转功能、运输资源整合功能以及拆包拼装功能。运去哪告诉界面新闻,受到美国关税的影响,运去哪墨西哥海外仓询盘量上升,客户需求主要是加大拉美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投入,其次是加大布局美国与墨西哥之间业务往来,降低成本。
马士基方面也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客户关心的话题除了与海关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最新情况,还集中在挖掘新的机会上——即利用灵活的物流产品来加快或减缓货物运输速度,以及将货物转运到其他市场,例如保税仓储、延迟运输,为仓库中已配送的货物换标等。
“我们与一些客户继续探索利用我们的“双子星”东西向海运网络、快线和关键枢纽码头将货物运输至其他地区和市场的机会。”马士基方面表示。但他们也坦言,“不确定性仍然是主要挑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