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螺旋实验室,作者 | 安晓,编辑 | 坚果
点开微信,第三次弹出 " 手机空间严重不足 " 提示,四面八方的触屏已不管用,只有点击下方 " 查看详情 " 一条路。但如果真的点击,微信便会直接跳转到内存计算页面,强制要求清理缓存数据与聊天记录。
眼看着微信算来算去得要个十几分钟才能清理完,着急回消息的林曼熟练地上滑退出后台应用,再次点开微信,长呼一口气,这次总算可以正常使用了。
256G 的苹果手机,微信内存就占了 60G,不堪重负的手机常常会陷入卡顿。更严重时,微信会直接弹出 " 无法使用微信 " 提示,告诉她可用存储空间严重不足,根本无法再使用微信。
微博、淘宝、小红书,凡是不着急用的 APP 都被林曼卸载过一遍,偶尔想起来又下载回来,等再次无法打开微信时卸载。下载、卸载、下载,和她一样日常陷入 " 卸载循环 " 的用户还有很多,大家都在 " 抱团取暖 ",争取把 256G 用出 1024G 的效果。
林曼朋友的经历更是惊心动魄:刚下载好一个 10G 的游戏,再打开手机时 APP 图标瞬间被卡没,本以为重启会有所好转,结果就这样意外崩溃,不停自动开机关机。慌了神的她在小红书求助,很多有相同遭遇的人告诉她,可以刷机试试,或者趁手机没反应过来的时候立刻解锁卸载几个 APP,不然手机就只能变成 " 砖机 " 了。
内存不足,成了用户和手机上演 " 生死时速 " 的罪魁祸首。怪又不能怪手机,毕竟现在为内存流过的泪都是当年买手机时交过的税。有网友甚至分享出 " 苹果手机扩充内存上限大法 " ——升级 iOS 系统,清理灰色空间。但是此计毕竟不宜长久,随着去过的地方越来越多、用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总有一天上限也会无限爆满。
林曼发现,各类 APP 一次次弹出的提示,就好像逼着用户做 " 死亡选择题 " ——我和其他 APP 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此情此景梦回当年 QQ 与 360 的软件大战。
曾几何时,她以为 128GB 就能用到天荒地老,但现在手机却动不动就提示存储空间不足,而其中最大元凶无疑是动不动占比一大半的微信。聊天记录缓存大到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算起,点开一看连 8 天前的图片都无法加载。
好在微信总算 " 良心了一回 ",最近它正在灰度测试的一项新功能,兴许就能解决存储难题。在微信 8.0.54 版本,新增了一项名为" 原图、原视频 14 天后自动清理 "功能。
微信闯的 " 祸 ",终究要自己来解。林曼对它很是期待,如果功能如期上线,小存储容量的手机,终于要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了。
哈姆雷特式难题
当下能和 " 手机电量焦虑症 " 相提并论的 Z 世代新型焦虑,恐怕只有 " 手机内存焦虑症 "。高画质照片、MAX 功能 APP,让用户面临着一个新的抉择——要质量,还是要存储自由?
暴增的手机像素,让文件体积成倍增加。换句话说,手机厂商们为什么那么钟情于手机像素的 " 内卷 ",手机相机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间接导致了手机用户 " 存储焦虑 " 的产生。
先说硬件部分, 2000 年,全球首款拍照手机夏普 J-SH04 面世。对于听惯了手机像素几千万的朋友来说,夏普 J-SH04 仅 11 万像素的配置可能让人难以置信,但手机能拍出 355*288 分辨率的照片在当时而言的确可以说是开创性的,因为它意味着手机开始具备视觉能力。
2012 年,预示着当时像素顶峰的诺基亚 808 PureView 面世,其像素高达 4100 万,拥有 1/1.2 英寸感光元件、卡尔蔡司镜头、索尼像素超采样技术等特性。
手机品牌 HTC,也就是大众俗称的 " 火腿肠 ",在 2011 年推出的 G11 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像素达到了 800 万,在当时已经算是相当先进。
时至今日,手机影像供应链的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手机摄像头像素也基本全面迈入千万级别。去年发布的荣耀 90 采用了三星 HP3 传感器,而这是一颗拥有 2 亿原生像素的主摄传感器。
如果说手机厂商成倍卷像素,成倍上 " 内存 buff",目的是干掉单反,那么当前高端智能手机的相机像素已经超过了大部分专业相机,却至今无法取代单反摄影,就足够说明问题。
对于相机而言,体积和重量往往代表了配置和功效。除了镜头、传感器、处理器三大件以外,专业相机还拥有独立的对焦系统、测光系统、存储系统、取景系统等多项结构,这些结构的存在保证了相机的成像素质。
但在寸土寸金的手机结构空间中,想要把这么多结构塞进来,当前的光学技术是不允许的,这就决定了手机相机只能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设计来实现拍摄工作,也就难以还原相机功能。
由此看来,手机厂商与其大动干戈宣传手机像素有多 " 炸 ",不妨让内存再轻一点、更轻一点,摆脱内存焦虑或许也会成就未来一大卖点。
此外,色彩更丰富、细节更锐利、亮度更高的图片或者视频,也都拥有着相当庞大的文件体积。部分主打拍照功能的手机,还提供了拍摄 RAW 格式照片 / 视频的选项。RAW 也就是没有经过处理的原始图像文件,更加方便用户进行后期调色、裁剪、修改,拥有更广阔的处理空间。
但同时,RAW 格式文件的体积大小也相当可观。一般来说,采用 HEIF 格式的文件体积假如有 2MB,那么采用了 RAW 格式后往往会增至 56MB 左右。
照片、聊天记录是一回事,App 的 " 无限膨胀 " 则是另一回事。
一个平平无奇的 App,动不动就要几 GB 不说,还会增添一大堆与核心竞争力毫不相干的功能。打车软件可以社交、社交软件可以玩游戏、外卖软件可以借贷 ...... 一个个 App,都恨不得自己能 " 全知全能 ",占内存也不意外。
科技狐、硬件侠等科技博主,就曾测评过手机 APP 内存,结论是由于版本不断更新迭代、信息日日冗余,APP 放着不用也会 " 膨胀 ",微信内存就比刚下载时膨胀 575 倍。
如今手机存储空间越来越大,为什么还是感觉不够用?也许并不能全怪消费者。
有业内人士表示,APP 变大是导致手机存储焦虑的罪魁祸首," 一是各类 APP 初始版本越来越大,之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数据的不断累积,所占空间越来越大;其次是照片和视频的分辨率越来越高,以及消费者照片和视频的积累,导致影像方面占据空间也越来越大;三是各安卓厂商的操作系统都是在安卓基础上进行定制化修改,增加了更多功能或特效等,所占空间也在上升。"
照片、APP 叠加出的 " 内存宇宙大爆炸 ",成为手机内存悖论这个硬币的反面。翻个面,是用户对手机内存扩容的无限期待。
永远被填满的空间
如今再回望 iPhone 4S 的年代,8G、16G、32G、64G 的内存简直不可思议,被汤姆猫、切水果、愤怒的小鸟、祖玛、神庙逃亡霸屏,连下五六个 APP 也不觉得卡顿,甚至还能拍些视频留个念。手机扩容十几倍,对手机可用性的欲望也越来越大,无形中陷入 " 手机存储悖论 "。
有网友用人生哲学式的评论来解读:" 人生中存在太多无关紧要但不舍得删的东西了。内存天然少的时候,人都从一开始就知道优先级,只留下最重要的东西。"
但一旦冗余溢出了,反而什么都觉得要留下,只为了一句 " 万一呢 "。每个人的手机都少不了几段演唱会跟唱视频、几张旅游空镜打卡照,哪怕根本没有第二次打开的机会,也觉得有保留的必要性。
8 月,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曾联合京洞察通过调研 " 你的手机用的还好吗?" 对用户展开访谈,调研结果显示:存储已经成为大家手机使用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其中,27.8% 的人手机存储空间已使用超 80%,15.3% 的人会频繁清理手机存储空间。81.5% 的人换手机要升档存储空间,82.7% 的人表示至少要 512GB 以上。
一边清理一边用是当代人的日常。调研显示,76.1% 的消费者选择清理垃圾缓存,清除之后立马能够多出几个 G;56.3% 的消费者选择删照片视频,时常在该删除哪些照片中反复纠结;45% 的消费者则瞄准那些不断 " 膨胀 " 的应用软件,为手机来个大 " 瘦身 "。
一旦清理拖延症发作,那么剩下的路,似乎只有手机扩容可解。
而手机内存具体要扩容到多大,45.2% 的人选择 512GB,31.7% 的人认为需要 1TB,甚至还有 5.9% 的人期待 2TB 及以上的手机存储空间。一旦扩容,问题接踵而至: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内存,那么就失去了下载约束,到时候 4TB、8TB 或许都满足不了 " 胃口越来越大 " 的 APP 和用户。
而且,不同配置的手机之间价格差也较大,安卓手机价差约 600-900 元,苹果手机价差最高可达 2000 元。以 iPhone 15 为例,128GB 版本官方售价 5999,256GB 版本售价 6999。也就是说,多出 128GB 的存储空间,需要支付多 1000 元。要知道,近两年存储颗粒价格回落,如今 1TB 容量的固态硬盘也仅需 400 出头的价格。
目前相对友好的是小米 15,256G 与 512G 价差仅为 300 元,网友笑称其为 " 千元机霸 ",在线求雷军推出 2T 款,只要 " 加量不加价 "。
不过不加价的态势,目前看来也难以为继。今年双十一,很多网友都发现手机价格纷纷上涨,背后就有内存的功劳。小米中国区市场部副总经理、Redmi 品牌总经理王腾在微博上表示:" 内存价格经过持续一年的涨价,已经到了一个相对的高点。"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内存和大存储的智能手机(如 12GB、16GB、1TB 等配置)可能会迎来不同程度的涨价,因此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且买且珍惜。
微信能解内存危机吗
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用户把微信新功能当作 " 救命稻草 ",一键治好拖延症,又能 " 平白无故多出不少内存 ",实在是应急之需。用户可能不关心微信拍一拍、撤回多出多少个功能,但一定会在意内存这个 " 命根 "。
在此前的版本中,对于很久前的聊天记录里的图片,如果没有及时手动查看原图,微信会在一段时间后自动清理掉这些内容,导致无法查看。而现在,微信新增了一个选择自动清理的开关。
目前这个新功能还在灰度测试中,被内测到的用户可在微信的 " 我 "-" 设置 "-" 通用 "-" 照片、视频、文件与通话 " 界面,找到 " 原图、原视频 14 天后自动清理 " 功能并点击打开。
根据该功能的描述,开启后用户在 14 天内可临时查看原图和原视频;自动清理后,也能在聊天中查看较低画质的图片、视频。当在微信聊天中点击图片的 " 查看原图 " 待加载完成后,左下角会出现一个 "14 天内可以查看和保存原图 " 提示,并新增 " 保存到系统相册 " 的按钮。
此前,微信中的一张原图占用空间是普通图的近 7 倍。新功能启用后,例如一个 97.4MB 的视频在 14 天后将自动缩减至约 3MB,压缩比例高达 97%。
而且,除了上面提到的 " 原图、原视频 14 天自动清理 " 功能,此次更新微信还在不少地方 " 动了刀子 "。比如当安卓用户在聊天中向好友发送图片时,页面右上角新增了一个 " 放大镜 " 搜索按钮,用户可以从分类中选图,清理、查找都更方便。
微信一年更新数十次版本,为何这次格外引发热议?或许真正切中要害的更新,才是理解版本迭代的真密码。让无意义的更新与内存占比靠边站,粉碎焦虑的出路就是那句 "Small is beautiful"。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