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沪市上市公司密集披露2025年一季度经营数据与重大合同签订、项目中标公告,从多维度勾勒出开年经济运行的积极图景。
截至2025年4月14日记者发稿,101家沪市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一季度业绩(含预告、快报),报喜比例超九成,其中,预增81家、扭亏11家、减亏2家。多数发布业绩预喜公告的上市公司交出了亮眼的“开年成绩单”,超四成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将同比翻倍。
分行业看,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表现出较为强劲的业绩增长态势。能源行业煤炭供应及发电量保持稳定增长;基建领域重大工程签约与项目推进彰显行业韧性;科技创新相关企业持续推进研发投入,新质生产力动能逐步释放;同时,还有很多沪市上市公司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从实体生产到服务保障,各行业沪市上市公司以稳健的经营表现为资本市场注入发展信心。
能源行业稳产保供促发展
基建行业大单频现
2025年一季度,沪市能源行业上市公司通过强化生产调度与技术创新,为经济平稳运行注入强劲动能。
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公司加强生产组织协调,全力保障一体化核心业务维持高位运行,生产运营整体保持正常。2025年公司计划商品煤产量3.348亿吨,煤炭销售量4.659亿吨,发电量2271亿千瓦时,均高于2024年实际水平。
中国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根据公司初步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乌东德水库来水总量约167.05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丰12.50%;三峡水库来水总量约555.19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偏丰11.5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境内所属六座梯级电站总发电量约576.79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增加9.35%。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2025年一季度完成发电量212.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1.22%,上网电量211.0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1.42%。2025年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新能源装机规模大幅提升,TB电站全容量投产,使得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大幅增加;二是年初澜沧江水电梯级蓄能同比增加,公司通过梯级优化调度释放蓄能,使得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加;三是云南省内用电需求同比增加,西电东送电量同比增加。
2025年一季度,沪市基建类上市公司同步发力,重大项目签约金额屡创新高。2025年1至3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标国内10亿元以上主要项目金额合计约211.43亿元。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近期中标重大项目金额合计约372.25亿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3月份新签合同额597.90亿元,同比增长60.71%,其中,国内合同额547.14亿元,境外合同额50.76亿元。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
研发投入驱动产业升级
沪市上市公司通过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形成新增长极。
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表示,近期公司所处半导体行业下游市场需求有所回暖。2025年一季度,受益于国家一揽子刺激措施等原因,消费领域需求得以提振;受益于AIPC等终端对存储容量需求的带动,公司产品在存储与计算领域实现收入和销量大幅增长;网通市场也实现较好增长。在经营方面,公司继续保持以市占率为中心的策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多条产品线竞争力不断增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09亿元,同比增长17.32%左右。
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今年第一季度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市场需求超预期。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SoC芯片设计公司,对AIoT多产品线进行专业化、精细化运营,在下游AIoT多领域的推广效率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海外市场拓展提速
推动全球化布局
沪市公司通过技术输出、产能合作等方式加速国际化进程。
中国旅游集团中免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为助力中医药文化全球传播,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免国际有限公司与北京国药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建立合作机制,实现资源整合,将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资源投入到合作当中,共同致力于拓展同仁堂国药的海外市场。
上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与海外客户签订合作备忘录,相关备忘录的签署标志着公司为客户提供“材料+设备”完整解决方案的新型商务模式已获得海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凭借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控股子公司将有望进一步积累丰富的海外交付经验,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