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上海电网首次应用“无人机+机器人”对输电线路开展X光检测,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同时可以更为精准地发现线路本体缺陷隐患。

输电运维人员操控携带X光检测机器人的无人机起飞
据了解,传统的X光探伤作业是在线路停电状态下,由检修人员先攀登到输电线路杆塔的指定位置,手动安装好探伤装置并开展检测,全过程需要3至4名检修人员花费两个多小时,不仅效率低下,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而通过“无人机+机器人”的方式,仅需一名地面操控人员便可完成X光探伤作业,同时还能对带电线路开展检测,提升隐患排查效率。
“今天选择的特高压线路转角耐张塔结构比较复杂,且现场的风力给无人机操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但是随着我们对无人机应用的深入研究,特别是防风灾应用等方面,目前能有效开展无人机X光探伤作业。”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输电运检中心专业工程师何冰说。
未来,国网上海超高压公司将结合老旧线路评估、防风灾运检技术等重点任务,不断拓宽无人机深度应用场景,推动上海地区输电线路运检技术数智化发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