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魔都”遇上“鹏城”,一场关于创新的叙事被重新定义。
4月13日-14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深圳将携3.28万个高含金量岗位,借力国际化都市上海向全球英才发出加盟邀约。
作为全球人才流动的一个超级枢纽,上海坐拥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顶尖高校,去年人才资源总量超675万人,来沪工作、创业的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居全国之首,是“魔都”,更是一座群英荟萃的人才之都。
深圳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样充满着魅力、活力和创新力。此次深圳携华为、腾讯等722家单位来沪,组成“顶配引才团”,并将以AI简历诊断、AI职业能力测评、腾讯AI职业照拍摄等体验项目,创新实现数字化招聘,进行一场将人才、梦想与科技相交融的“城市路演”。
深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活动瞄准新质生产力主题,重点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储备人才,助力青年英才“与时代共振”。
这场“硬核春招”不仅是一次人才供需的对接。在国际都市上海,深圳这座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城市,也将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澎湃创新生态。

去深圳逐梦
当前,深圳已经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常年位居高校毕业生就业首选城市榜单前列,年均新到深就业的市内外高校毕业生超40万人,各类人才总量接近700万人。
这背后,是深圳在营商环境和人才政策方面的努力。
去年,深圳推出“人才引进入户一件事高效办”,在全国首次实现人才引进入户全流程网上办理,足不出户,“最快24分钟成为深圳人”。直接入户群体,包含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及其他具有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
人才补贴方面,符合条件的新入户本科生可获1.5万元~3万元补贴,硕士可获3万元~5万元补贴、博士可获10万元生活补贴。博士后进站即可获最高60万元在站生活补助,出站留(来)深博士后可获36万元生活补助,高层次人才可最高可获540万元奖励。
安居保障方面,深圳已构建起“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无忧安居体系,可为来深求职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为期15天的免费住宿。
创新创业方面,深圳推出了“鲲鹏青年创新创业合作计划”,入库项目可获得最高100万元研发资助支持。对来深创业的留学归国人员和港澳青年,提供留创园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等场地支持,最高100万元的创业补贴和奖励。对来深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涵盖一次性创业资助、场地租金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的一系列扶持政策。
本次活动,还将启动“鹏城i业”进院校启动仪式,“深圳既要让人才‘轻装上阵’,也要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深圳市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圳是重要的科创中心
硬核科技邂逅青春脉动
深圳是充满活力的创新之城,也是汇聚和吸引八方才俊的强大磁场。作为广东省“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要活动之一,深圳此次将诚意带到了上海。此次招聘会,巧妙连接了上海国际高端人才与深圳这片科技创新热土的人才往来,搭建了一座国际高端人才向深圳汇聚的桥梁。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注意到,深圳此次携“顶配引才团”北上,启动“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将集中提供3.28万个优质岗位,其中年薪超50万以上的岗位超4500个。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知名央国企和重点高校、科研机构等722家优质用人单位将参加招聘。
在岗位构成方面,技术研发类岗位占比最高,主要集中在机器人、半导体、AI算法、材料科学等领域,如机械设计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等。此外,还有销售与业务拓展岗,包括国内外业务销售、外贸业务,人力资源、财务、采购等职能支持类岗位。
招聘活动现场还将把“科技基因”全面融入招聘场景,现场提供AI简历诊断、AI职业能力测评、腾讯AI职业照拍摄等体验项目。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上海14所高校的深圳校友会将齐聚一堂,已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们亲自上阵,“以老带新”,现身说法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快速了解深圳。
为精准对接海外人才,现场将特别设立留学人员服务区,并规划了3个线上面试间,为招聘企业与远在海外的留学人才搭建便捷高效的沟通渠道。此外,还特别设立了博士后设站单位洽谈专区,为产学研机构与高端人才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
除应届毕业生岗位外,腾讯、智平方等优质企业还将面向2026届毕业生释放超7000个实习岗位,提供5500-15000元/月的实习薪资,让广大学子提前了解深圳、融入深圳。
深圳是懂年轻人的。本次活动现场,深圳知名连锁品牌的奶茶、咖啡将一应俱全,还准备了大学生们喜爱的“王者荣耀”主题打卡点以及相应盲盒,让年轻人在应聘时同样能获得松弛感和愉悦感。
从硬核科技体验到城市魅力展示,毕业生在此可了解深圳山海连城的美丽景观,一睹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体验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人文氛围的开放包容。深圳这座城市,也将变得更加可感、可知、可亲。

以城之名,向新而行
深圳拥有创新创业的优质土壤。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截至2024年,深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万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2家,密度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9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9家,总数分别达1025家、95家,增量均居全国第一、总量均居全国第二。
为大幅提升创新能力,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圳正大力抓好各类创新平台、载体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鹏城实验室、1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4家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深圳综合平台,各类创新载体超4000家。全市已建和在建智能算力超62E,超智协同、异构融合、普惠泛在的可持续算力供给体系正加快形成。
招聘会之外,深圳后续还将推出更多着眼长远的创新引才举措,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学府内设立就业创业服务站,提供政策解读、岗位速递、简历直投、远程面试等一站式线上就业服务。
同时,动态更新深圳“20+8”产业集群高端紧缺岗位目录清单,推动教育、培训、就业协同联动,鼓励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重点引进目录清单内的高端紧缺人才。
正加速打造最好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的深圳,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选择深圳,鹏程万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