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创京味儿大戏《永定门里》再度登上首都剧场的舞台。
由锦云编剧、唐烨执导的京味儿大戏《永定门里》,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北京城为背景,通过警察肖大力与文化教员冯静波跨越三十年的追逐与较量,串联起小院儿居民的命运沉浮,勾勒出一幅京味浓郁、底蕴深厚的时代画卷。杨明鑫饰演的肖大力以赤子之心守护新生政权,一生致力于公安事业;苗驰饰演的冯静波则在伪装与挣扎中,完成了从顽抗、彷徨到觉醒的精神蜕变。

《永定门里》海报
风俗画般的平民史诗
永定门是北京传统中轴线最南端的城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是明清北京外城城墙的正门。永定门城楼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北京外城七门中最大的城门。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两旁的市民锣鼓喧天、夹道欢迎文明之师、威武之师,浩浩荡荡的解放军就是从此处进城。
在该剧开场前和结束后开合的大幕上,分别饰以1950年之前带有瓮城的永定门黑白旧影,和2009年重建工程圆满完工后的彩色影像。舞台上,层层四合院与上方悬吊的永定门剪影虚实相接,斑驳的城墙与逼仄的胡同构成的双重转台与之交相辉映。既突破了传统京味儿戏胡同四合院的经典设置,又充分体现了京味儿戏的精神内核。

剧照,苗驰饰演冯静波(剧照摄影 李春光)
带有时代烙印的服装和道具细节考究。或明或暗的光区切割出不同的时空场景,也为演员随时跳出的“心灵独白”创造出虚实转换的表演空间。在首都剧场包浆的艺术光晕里,岁月的沉淀和精神的探究宛如一幅细腻生动的画卷次第铺陈开来。于一砖一瓦、一言一语中,回溯京城变迁,叩问时代人心。

剧照
“我们这部戏叫做《永定门里》,听名字就知道是北京南城陶然亭、自新路一带的故事。锦云大叔写的其实是一部平民史诗,就像永定门的得名寓意‘永远安定’,这部戏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安宁生活的追求。”唐烨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而在本轮演出的观众别册上,“导演的话”则颇富禅机:“剧中林林总总的人物关系,似在皴染庄子的彼是方生。万物一马而莫若以明。以京味儿台词、象物旨意,叠加几十年的变迁发展,希望能描摹出风俗画般的平民史诗。”

剧照
此次复排,艺术呈现升级的同时,也是对已故编剧锦云的深情致敬。唐烨回忆说:“首演时,锦云大叔虽然亲自参加了剧目发布会,并且看到了舞台美术的呈现,但最终他老人家没能够亲眼看到现场演出,这始终是我们的遗憾。而对他最好的纪念,就是演出。”“这部作品不仅带我们回望历史,更在叩问每个时代都需要回答的命题——我们要成为怎样的人。”
“让角色真正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逻辑体系中”
“不排戏时察觉不到他们的成长。”当青年演员再次齐聚排练厅时,唐烨的惊喜溢于言表。面对第二轮演出,这个年轻的创作团队选择突破舒适区。正如杨明鑫所说:“我们不再用现代思维去评判剧中人物的行为,而是让角色真正生活在那个年代的逻辑体系中,这样才能让自己和观众共同沉浸在舞台中,去理解人物看似不合理甚至有点‘轴’的行为——是时代需要他们。”

剧照 杨明鑫(前右)饰演肖大力,苗驰(前左)饰演冯静波
“这轮演出排练时,我反复看了上轮首演时的录像,发现我们还不够‘旧’,不够有那个时代的年代感,这是本轮演出要去重点找寻的。我希望自己这次一上台就能够是那个时代的警察,这个人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就该干这么个事——肖大力这个人物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同时还带有灰色的喜剧色彩。是对职业的坚守和对信仰的忠诚,让他在发现了冯静波的蛛丝马迹后,愿意用一生去无悔追踪。”杨明鑫说。

剧照
对于如何演好剧中最复杂的人物冯静波,苗驰表示自己一直尝试攻克一个表演上的难题:“上次演出中冯静波的心理转变虽然已经呈现出来,但对他的伪装和热情表现得还不够,这种伪装对于一个潜伏的特务而言是一种本能,而他对新社会的新气象以及和平安宁生活的热情也是由衷而发,两者不停地在内心撕扯,如何才能表达出角色心底的孤独与忐忑?”他给出的答案是,“越是喧嚣的群戏,越是突出他的格格不入,从而反衬出人物内心的孤独。”
剧中极具象征意义的镜像式场景,让这两个看似对立的生命个体,同时映照出信仰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正是这种精神层面的探究,使得这段过往故事与当代观众建立起深刻的精神对话。有场戏是特殊年代下,肖大力遭受批判,而审判他的,正是他一直怀疑对方是特务的冯静波。

剧照
特务坐在了审判席,警察成了被告席上的“特嫌”?!地位的转换令人唏嘘。正邪间虽势不两立,敌友间却一言难尽。此处两人的对话在情与理交织下,不停地在对白和独白间转换——谈及法理正义,一个羞愧难当,一个正气凛然;论及明哲保身,一个推心置腹,一个又懊恼无地——心理攻守在瞬间多次易位,揆情度理又丝丝入扣,两位演员的表演令人拍案叫绝。

剧照 原雨(左)饰演言雪艳,苗驰(中)饰演冯静波,杨明鑫(右)饰演肖大力
剧中的言雪艳是冯静波的红颜知己,相似的志趣和品位让二人惺惺相惜。饰演者原雨介绍说,自己在这一年间始终保持着练习身段与念白的习惯,只为将京剧名伶的气韵和风骨由内而外透射出来。“她的坚强果敢,那种为了爱可以奋不顾身的义无反顾,都让我感受到角色气质的滋养,而我也会给这个角色以血肉和温度。其实第二轮演出是最难的,因为我们不想去重复,这就要靠在进一步深挖剧本的基础上,通过演员间相互的刺激,去碰撞出新的火花。”

剧照:孟秀(右)饰演肖奶奶
值得着重关注的是,相较于近几年北京人艺《茶馆》《小井胡同》《古玩》《玩家》《全家福》《正红旗下》等同为京味群像大戏的演出卡司,《永定门里》虽有孟秀这样的老演员加持,却是首度以中青年骨干演员为主体的创排阵容。除了上述三位主演在台上熠熠生辉,人艺2022级表演学员培训班成员周情云、柳文伊、杜子俊、龚钰泉、宋建霖、杜博涛也悉数登台亮相。
由此对应院长冯远征在多个场合强调北京人艺又到了一轮新老交替的关键阶段——坚守现实主义创作根基的《永定门里》,此番在人物表演方式和舞台调度上所实现的新突破,无疑会成为在近未来阶段观察人艺如何传承、发展看家戏的一块颇具效验的“试验田”。
本轮演出将上演至4月13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