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草案在此基础上,向外结合市域西部新城集聚的态势,并考虑与中心城主要功能区的衔接关系,扩大范围,规划统筹,总面积约535平方公里。研究整体定位和功能布局,着力推动空间格局优化和功能提升,强化资源整合和低效用地盘活,放大虹桥商务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内聚焦重点攻坚突破,加快提升整体标识度和核心竞争力。
从《规划》草案图示看,扩大后总面积约535平方公里范围内,增加了虹桥镇街道、梅陇镇街道、古美路街道、梅陇镇、七宝镇、莘庄镇、九亭镇、新桥镇、泗泾镇、洞泾镇、中山街道、佘山镇、夏阳街道、赵巷镇、香花桥街道、重固镇、华新镇、白鹤镇、安亭镇、南翔镇、桃浦镇、长征镇、真新街道、真如镇、长征镇、北新泾街道等街镇的全部或者部分面积。这也意味着,在以往闵行区、长宁区、嘉定区、青浦区的基础上,松江区、普陀区有望成为“大虹桥”家庭的新成员。
战略定位涉及多个层面
《规划》草案显示,要将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及周边地区建设为联通国际国内、彰显开放优势、畅通经济循环、引领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核心承载区域。它具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定位: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彰显开放理念,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中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是全国最大的空铁联运综合性交通枢纽,是畅通我国经济大循环的强大引擎。
在国家对长三角发展的总体部署中,作为长三角地区地理中心和上海大都市之西翼,是聚集产业优势“走出去”,积极推进长三角高层次协同开放的战略要点。
在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格局中,是完善都市圈空间格局,促进空间发展互联互通的枢纽中心,是上海引领都市圈发展的“一核四翼”西门户,G2、G50和G60三条科创走廊的战略节点以及1小时综合交通圈互联互通的中心枢纽。
在上海市域空间发展新格局中,是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抓手,向东和中心城实现一体化发展,向西、向北、向南辐射带动青浦、嘉定、松江新城等市域西部核心地区,是促进市域协同推进、优化格局、提升价值的“核爆点”。
虹桥和莘庄两个城市副中心
规划完善形成“2+9+6+N”的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地区空间结构,提升城市能级。

公共中心体系规划图。
城市副中心:规划2处城市副中心,包括虹桥主城副中心、莘庄副中心。虹桥主城副中心是引领虹桥主城片区的功能核心,集聚高端商贸、会展和贸易功能。莘庄主城副中心培育行政文化、商业商务等核心功能,形成区域级综合服务中心。
地区中心:规划9处地区中心,包括南翔地区中心、华新地区中心、前湾地区中心、江桥地区中心、真北地区中心、赵巷地区中心、徐泾地区中心、七宝地区中心、佘山地区中心。
专业中心:在城市副中心和地区中心的基础上,结合地区功能特色,规划6处专业中心,包括凤栖专业中心、崧泽专业中心、云麓专业中心、桃浦专业中心、临空专业中心、漕河泾专业中心,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社区中心:以完善15分钟生活圈为目标,进一步落实社区中心建设,旨在均好服务和精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