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迪拜的多功能平台型模态
作为阿联酋首府,迪拜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沙漠王国、中东门户、波斯海湾的入口,是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中心。从欧亚到非洲的货物基本上从迪拜转口,欧亚许多跨国公司将中东、非洲区域总部设在迪拜,这种地缘优势,使迪拜主动摆脱石油贸易依赖,形成中东国家中独特的经济结构。
迪拜的商贸物流与展销服务业非常发达,进出口贸易额是GDP的58%,其中转口贸易占50%,非石油贸易占90%以上,黄金贸易额则高达GDP的1.1倍。GDP占比结构为批发零售25.3%、金融保险11.5%、物流运输11.5%、房地产7.9%,制造业只占8.5%,对石油依存度只有5%(2023)。
迪拜有杰贝阿里港(JAFZA)和阿联酋迪拜机场(DAFZ)两个离岸港区,功能目标不是石油采掘加工,而是多元化离岸贸易服务平台,数字基础设施雄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积聚,展会业非常发达。如全球IT科技展览会(GITEX Expo 2023)就将世界上最先进的人机交互、智能网联、物联网和电子系统放在迪拜展销,吸引了60多个国家的1900家参展商和161个国家的5万多名专业顾客。
迪拜离岸贸易区以1%的土地贡献了25%的GDP、20%的FDI和50%的出口,对外贸易开放度全球第2,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全球第16,绩效指数全球第12,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实力第8,创新指数第32,西亚北非第1。
迪拜模态的成功,也离不开其优惠的税制环境。
一是税种少,只有关税、销售税、企业所得税、社会保障税、市政税五个税种,无个人所得税,财政以关税和外资银行所得税收入为主。
二是税基窄,销售税仅限于酒类消费品,企业所得税只对外资银行和石油企业征收,社会保障税只由公民身份的迪拜居民缴纳。
三是税率低,平均税率只有5%,内外货物可自由进出港,存储加工转口均免税,注册离岸公司可100%控股,其境外股息收入免征市政税,合格的境外投资项目可全部免税5年,期满后技术先进企业还可再延长15~50年,但石油企业不免。
3.鹿特丹的物流集散型模态
1570年就已开埠的鹿特丹离岸港区是欧洲第一大港,有500多条航线与世界1000多个港口相连,北有莱茵、马斯等深水内河伸入欧洲腹地,东连多瑙河可穿越法国直通里海,港区可停靠36.5万吨级的远洋货轮,内河也可通航1.5万吨级转运船舶,年货运吞吐量4.5亿吨,其中散货占2/3。是世界航运中心和欧洲货运集散中心,非常适宜转口贸易。
鹿特丹七个港区沿北海与内河口呈窄长形分布,码头总长42公里,可同时供600多艘轮船作业。其中沿海两个石油港区可泊50万吨级油轮和30万吨级货轮,沿河口向内布局的5个港区,有集装箱、矿石、煤炭、粮食、滚装船、散货、多功能码头共59个作业区。
作为欧洲的物流集散枢纽,鹿特丹港的集疏运系统发达,进出口贸易80%是转口、转运或转销业务,其内陆铁、公、水的运输份额是10:59:31,河运份额高出我国23个百分点(2023)。欧洲1/3的农产品、45%的铁矿石,美欧、日欧43%和34%贸易货物均在鹿特丹转运,是名副其实的欧洲配给中心、干散货物集散中心和农产品交易中心,但不算离岸金融中心。
鹿特丹港区炼油、石化、船舶业发达,离岸服务建立了电子信息交换系统(EDI)和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portbase),实现关、检、税、银等服务网络化。但港区没有特殊税收优惠政策,欧元区内取消贸易壁垒后,其离岸服务贸易优势已被爱尔兰香农自贸区所超越。
4.中国香港的贸易金融型模态
香港背靠祖国大陆,三面环海,属于半岛型离岸区域。1840年就做转口贸易,是全岛一体化功能设计,集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为一体的多元化自由港。也是GATT最早确认的独立关税区,实行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三零”政策,香港服务贸易产值占GDP的90%,其中金融保险业占23.3%(2021)。
1997年香港回归后,发挥一国两制优势,年转口贸易额占内地出口额20%、香港全球贸易额的一半,是亚洲最大转口贸易港,全球第六大商品贸易经济体,集装箱吞吐量曾达世界第一,港口设施、物流网络、理货能力、航运管理系统全球领先,是世界级航运中心。
全球只有两个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一个就是香港,后来才有纽伦港。香港是亚洲最大的国际资金枢纽、资产管理中心和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是全球分散风险、传承财富、医疗养老的投资首选,进出内地2/3的投资从香港中转。香港还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资金池和离岸结算中心,集聚了离岸人民币60%的存款、75%的支付和70%的跨境结算,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最大试验场。内地在港上市企业市值占港股总市值的78%,实际利用外资72.6%来自香港。
作为独立关税区,香港税制开放、简约、适配。财政收入中利得税占1/2,印花税1/5,薪俸税(个税)1/6,然后是物业税(差饷税)。香港没有增值税,关税只有烟、酒、油等四个税目,企业所得税是单一税率15%,境外利得不缴税;薪俸税可选择15%或2%~17%累进税率孰低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0.1%,不动产交易印花税依业主身份按4.25%~39.25%对应征收,2024年撤辣后降回4.25%,香港企业应税总额占营业利润比重22.9%,低于亚太经济体34.5%、OECD国家41.3%的平均水平。
1992年美国《香港关系法》支持香港加入非政府多边国际组织,作为独立经济贸易区提供最惠国待遇,但近期美国会有议员叫嚣取消香港美国贸易办事处,欧洲议会也妄图撤销香港特殊关税待遇。面对外部压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香港的经济自由度、世界竞争力和全球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仍保持世界领先。
二、启示与借鉴
河口三角洲、沿海湾区和近海岛屿是自贸离岸区块选址的地缘优势,其中背靠腹地的深水河口、半岛型离岸区域更适宜成为转运集散中心,而紧扼国际航运要道的岛国或大国U型深海港,则更适合发展离岸转口贸易和石化、船舶等临港工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离岸贸易,是四大模态的共同特点。
资源富集与发达的离岸自由贸易没有必然联系,还可能成为贸易垄断的倚仗。与中东其他国家不同,迪拜模态就摆脱了石油贸易依赖,也摆脱了国际资源争霸是非。其利用地缘优势,独辟蹊径发展金融、数字信息和会展经济,非石油贸易额达到94%,服务贸易产值占GDP的58%,数字贸易、会展经济吸引了全球客商,人均GDP达到3.8万美元,成为中东首富之区。
源于转口贸易的货物贸易与离岸服务互为依托相伴相长,是四大模态的共同发展规律。只有充裕的货物贸易周转量,才能培育相应的物流、理货、航运、信息等临港离岸服务业,而培育离岸金融中心,还需要为资金自由流动提供宽松包容的制度环境。
富贵险中求,富成避险走,是资本逐利游走的一般规律。新加坡之所以能从离岸贸易中心转型为离岸金融中心,就在于其开放稳定的制度环境和对产权的严格保护,其银行保密法明确不向任何第三方提供储户金融信息。而美元的第三方交易要占一半以上,70%的第三方交易美元资产在离岸市场,均因为离岸金融交易私密性强,受离岸地法律保护,更有安全感。
适应国际经贸和税收竞争规则是四大模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保障。离岸贸易中心不是离岸中心,无论离岸货物还是服务交易均具实质性,其税收优惠均表现出对国际税收竞争规则的遵从。爱尔兰以其12.5%的公司所得税率和知识产权的“专利盒”保护制度,吸引了苹果等全球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纷纷入驻,欧洲法院判其税收优惠违规后,税率随即调到15%,四大离岸贸易区对OECD的BEPS行动计划也积极遵从,新加坡、迪拜还将货物销售税率提高到9%。
(作者严才明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自贸区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浙江省税务学会常务理事,著有《增值税的效率分析》《竞争与合作:自贸区功能拓展与跨境税收治理》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