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工作不能拍脑袋、凭感觉,想清楚才能干明白。比如做好强产业文章,各地各部门都要想一想,自身的比较优势在哪?短板弱项在哪?着力点突破口在哪?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有的领导干部一谈为什么发展不起来,就把原因归结于缺钱、缺人才、缺技术,这是在推卸责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多到发达地区看一看,经常迈开腿搞调研,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
要对人民负责,保持久久为功的韧劲。干工作抓发展不是为了那些纸面上的数据,而是为了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把正确的政绩观贯穿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不搞短期行为和表面文章,不搞形象工程,不给后续发展留下烂摊子。
干事业就像打油茶,火候到了自然香。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途遥远。推进高质量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共同富裕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必须保持战略定力,把攻坚战和持久战结合起来,稳扎稳打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要大力发扬斗争精神。当前,广西高质量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吃劲阶段,必须拿出动真碰硬的决心和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要聚焦长期累积形成的结构性问题、转型升级中的痛点、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短板、巩固边疆安宁的难点等,不抱怨、不回避,拿出管用的硬招实招有效破解。要摒弃“老好人”思想,不搞一团和气。凡是符合人民利益和意愿、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就坚决推进,否则决不能干。我们这拨人如果能把腰板挺起来、把千斤重担扛起来,在广西发展史上或许书写不了最出彩的一章,但一定是爬雪山、过草地、迈向振兴的关键一环。
广西发展能有今天的好局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干出来、拼出来的。只要我们把所有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创业、造福人民上,就一定能把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不久前在全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说
(人民日报记者 邓建胜整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