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今年小米将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http://bcptdtptp.cn/zb_users/upload/2025/02/20250215174104173961246426668.png)
![雷军:今年小米将继续保持30%以上增长速度](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20250215/bddef653-a154-4f98-b517-40f41d168551.jpg)
在本次大会上,谈论小米的成功时,雷军特别强调了信心和研发投入的关键作用。他表示,面对困难时,企业必须坚定信心,相信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为此,小米在2021至2025年5年间投入1050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其中2025年一年科研投入预计300亿元,巨额的科研投入显著提升了小米的竞争力。
“无论我们最近发布的哪一款产品,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这得益于我们在研发上的持续投入。”雷军说,中关村的企业和企业家们身上都有着强烈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本质上就是创业精神——敢想敢干,敢为人先。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中关村在过去40年中抓住了从PC时代到互联网时代,再到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每一次机遇,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企业和领军企业。
成长为全球科技巨头后,小米也不断反哺科创生态。雷军提及,小米的成功也得益于海淀区世界一流的创新环境。作为一家从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起来的科技企业,小米不仅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还通过生态链计划孵化了100多家生态链企业。其中,已有十几家企业成功上市。
据悉,2025海淀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会还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三期基金,规模达100亿元。至此,科技成长基金总规模增至200亿元。三期基金将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并且适度向成长期和中后期进行一定的扩展,紧密围绕“1+X+1”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实现基金对海淀产业赛道的全覆盖。通过与市场化投资机构的广泛合作,扩展投资朋友圈,布局覆盖普及企业全成长周期的中资、天使、VC、PE、并购和S基金组合。
“科技成长基金到目前已经是第三期,一期基金设立于2019年,总规模是50亿元,二期基金设立于2024年,目前已公示合作子基金11家,首批签约的5家投资机构前期累计已投海淀项目数近300个,投资金额超百亿元。”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服务体系建设处处长刘钊介绍,本次投入的100亿元资金将撬动、放大社会资本合作市场优势机构,加大创新资源供给,培育海淀优势产业,系统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关村科学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的若干措施》(简称《措施》)也在当天发布。《措施》计划每年安排攻关投入、算力补贴、数据奖励、场景支持等资金支持超10亿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高地,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措施》提出“强化人工智能算力高效供给”“拓宽高价值语料供给渠道”两项措施。每年安排算力补贴最高3亿元,降低大模型企业创新成本。每年安排数据奖励最高5000万元,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支持人工智能高端数据标注基地建设,给予最高1亿元资金补贴,着力培育数据标注新业态。
同期发布的《中关村科学城集成电路流片补贴申报指南》面向海淀区从事集成电路设计业务的企业,支持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开展多项目晶圆(MPW)或工程产品首轮流片(全掩膜),单个企业补贴最高1500万元。
(原标题:雷军最新发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