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举行《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小而美”项目篇和绿色发展援助项目篇发布会,分别介绍中国政府开展“小而美”项目和绿色发展项目对外援助情况。
报告认为,“小而美”项目合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已逐渐成为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亮点和名片。同时,绿色发展合作正成为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一项重要领域。
![国合署:“小而美”项目成为叫得响、立得住、受欢迎的中国援外品牌](http://bcptdtptp.cn/zb_users/upload/2025/02/20250212134604173933916442615.jpg)
国合署副署长胡张良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国对外援助75周年,75年来,中国先后帮助受援方实施了数千个成套和物资项目,开展了上万个技术合作和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培训了40多万人次各类人员,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和发展振兴、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和促进国际公平正义、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张良介绍,中国紧密对接各国发展规划,坚持将改善当地民生福祉作为重要内容。一大批接地气、惠民生、见效快的“小而美”项目在全球落地生根,形成中国医疗队、杂交水稻、鲁班工坊等叫得响、立得住、受欢迎的中国援外品牌。
在“小而美”项目篇中,中老铁路安居村系列项目提升地区发展水平、“200口井”项目帮助卢旺达村民吃上“放心水”、中国援建牙买加中国园林项目丰富当地民众精神生活等案例被生动呈现。
“小而美”项目涵盖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减贫和农业发展、公共卫生、教育培训、紧急人道主义等多个领域,在改善伙伴国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减贫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防治水平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中国绿色发展援助规模不断增加、方式日益多元,对于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共建一个更加清洁、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报告介绍,2018年至2023年,中国开展绿色发展领域援助项目达184个(不含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项目金额达300亿元人民币,惠及各大洲75个国家。项目领域日渐丰富、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涉及能力建设、清洁能源、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领域。
据悉,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国际发展合作的中国实践》先后发布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抗疫援助、援外评估体系、东亚减贫示范合作技术援助项目评估等四个专题报告。本次发布的“小而美”项目篇、绿色发展援助篇分别为第五、第六篇专题报告。
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常务副主任王金照、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监督评估司司长蒋娜、莱索托驻华大使拉巴莱、缅甸驻华大使丁貌瑞、古巴驻华大使白诗德、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哈什米、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赵兵等嘉宾在发布会上发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